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地方和市政府应认真履行协调、政策指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平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
近年来,潍坊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转变教育部门职责,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初步有效解决了教育优先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人民满意教育三大时代问题,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公共服务平等体系。
1.明确教育公共服务是国家的基本职责
为有效促进教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提高教育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潍坊市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协调市辖区内各类教学资源,振兴现有资源,开展便民服务。潍坊市教育局成立高等教育办公室,统一管理全市高校,整合市区社会力量管理机构,完成社会培训机构服务管理一体化;通过购买服务,整合城市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建立“潍坊大学生专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社会培训机构信息资源库”和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与咨询专家数据库。
提供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基本责任。法律应当授权政府领导和指导,公共产品由国家、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提供,但超过基本提供标准的特殊教育费用由消费者自行支付。因此,中国应努力建立多参与的教育管理模式:明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投资”―管―办―评论“分离为切入点,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培养教育中介机构,促进学校与家长和社区的讨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帮助各类私立培训机构。
2.实现教育公共服务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
通过吸收经济管理成功案例,教育重点服务项目管理,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部门工作机制,完成跨部门、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聘请专家建立不同的项目团队,实施采购服务,解决教育部门本身的问题。此外,教育局通过建立教育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将公众关注的服务事项与局部门和直属单位分开。
3.完善教育公共服务监督评价体系
潍坊市教育局通过建立监督责任区制度,实现区内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全覆盖控制,制定监督责任区制度,建立教育监督检查组,做到报必查、违规必查。
建立教育服务监督体系。一是建立与教育行政部门分开的教育监督部门。二是完善教育控制法律法规。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培育和发展社会教育评价中介机构,评价政府制定的政策。四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引入听证制度。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对潍坊教育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国解决基础教育管理问题和不足,探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路径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去行政改革建立科学公正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确保教育公平,促进素质教育;只有依靠社会,才能进行满意的教育;只有建立市场化的教育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实现教育管理部门职能的真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