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必须对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重大改革,充分体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点和特点,体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作为、经营、管理、服务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规格和特点最接近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此外,高校教育在课程设置、课程形式、课程标准等方面与创业教育有更多的共性。高校要有更强的创业教育思想和理念,在创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全面重新设计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高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要把创业教育纳入自己的重要工作内容,自觉管理创业教育教学。
一、渗透式
这种方法要求,在某一专业的教学领域,将创业教育教学的运作纳入这类专业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框架,结合本专业各门课程的特点,将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和因素紧密渗透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在课堂教学的特定时空,在完成本专业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时,要努力完成与之密切相关的创业教育教学要求。这是一种相对简单实用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创业意识,传授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情况。文科专业可以渗透到创业意识的培养中,特别是帮助学习者树立创业理想和信念,引导学习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与创业的关系,不局限于现有岗位的就业。理科专业课程。它可以渗透相关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将一般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到创业教育教学的高度,使学习者毕业后能够根据人才市场的不同需求,在现有岗位上就业,有勇气自谋职业,走上创业的历程。显然,这种方法几乎没有混淆原来的专业教学计划,而是在原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渗透到创业教育的内容中。这种方法更适合创业教育的初始阶段。
二、结合式
这种方式要求,在某一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创业教育教学的运作将纳入该专业原有的实践培训课程活动框架,结合课内外学生的各种社会、文化和专业实践活动,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在推进专业教育教学原有目标的同时,部分实现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塑造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和开拓性个性。这种方式既是宏观运行模式,也是微观运行模式。这种方法主要基于专业实践活动课程,以校内外特别是社区环境为主题,根据不同实践活动的不同特点,创业教育任务、要求、内容紧密结合,同时促进专业原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相应实现相关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这种运作模式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也有助于学习者创业意识的形成和综合知识结构的建立。这种运作模式,在高校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各种活动载体,很容易地将创业教育与许多活动相结合。如创业教育与班级团队活动、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各种体育艺术活动、各种竞赛活动、各种自我服务和社会福利劳动、生产经营性质的勤工俭学活动、各种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复合型
这种方式要求创业教育的宏观运行与某一专业的教育教学运行相结合,将创业教育的目标纳入该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体系,在该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设置必要的创业教育课程。调整原专业教学规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综合采取各种教育教学措施,确保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样,原有的专业教育教学过程更好地贯穿了创业教育的特点和特点。创业教育的宏观运行与专业的整体运行紧密结合,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促进专业教育教学原有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了创业教育的目标。这是一种重大改革行动,需要对原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改变和调整并不完全否定原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而是注重加强创业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实践和实践课程,突出“创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这样,不仅要与原专业课程有机渗透,与原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还要独立设置新的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尽可能开展具有创业特色的生产实践或经营管理活动。这种创业实践活动可以是模拟的,但最好是“真刀真枪”。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大大培养学习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这是一种具有较高层次、典型价值的运行模式。高等院校教育应尽可能选择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