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天下之道就是这样。”高校大学生在学校中扮演的角色是被管理者,但他们必须从管理者那里学会管理,最终进入社会,成为管理者。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集体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管理的第一课,对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起着直接有效的作用。管理教育是校长的必要素质。大学校长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指导、放手锻炼、有效激励等手段和方法,教育管理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合格大学生。笔者认为,要从人文素质教育、校规校纪管理、和谐关系建立等方面下功夫。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素质
所谓人文素养教育,是指班主任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将社会先进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情操、气质和修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首先,通过学校管理理念的实践、学术研究氛围的建立、学院文化氛围的影响等。例如,我们学校的校训是“美德、鼓舞人心、奉献、实践”,当学生刚进入学校,建立一个新的班级集体时,校长应该利用班会课告诉学生内容,教学生在未来几年,如何实现,内化为自己的个性培养,为未来的社会事业奠定质量基础。学校对学生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的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校长还应该通过课堂和业余时间在教室和宿舍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并以平等的方式向他们灌输这些想法。
其次,通过高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文素质教育。校长可以利用学校每学期的各种活动,如学术论坛、文化艺术节、假期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锻炼,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第三,在课堂上倡导诚实、现实、创新、进取的精神。校长通常应注意鼓励学生学习,形成追逐、学习、勤奋的学习氛围;形成教学、管理、学习平等交流氛围;形成讨论教学各领域、敢于争夺上游的氛围。大学生除了掌握基本学业外,还应形成良好的学术思维习惯,校长与学生接触最多,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专业知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从怀疑的角度看待问题,严格按照学术标准要求自己。同时,校长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力倡导“倡导科学精神,以学术创新为基础”的学术研究活动。表彰热爱学习和成就的大学生,在全校或课堂上树立一面旗帜。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习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艰苦奋斗、团队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乐趣,促进学生内在心理的变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