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的习惯养成

一、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概念


大学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兼顾了博物馆和大学的功能,当时被称为“缪斯学院”,建于公元前284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亚历山大博物馆。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三大功能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博物馆协会就在新世纪博物馆的报告中指出,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属于一种高等师范院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物质资源,为社会教育贡献场所,为师范生的课外实践和习惯形成搭建平台。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通知》特别指出:“大学博物馆应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高社会服务效率。大学博物馆不仅要积极支持和协助大学教学和学科建设,参与和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要认真履行公共文化设施职责,充分实现社会教育功能,鼓励大学博物馆以各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教育部《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还指出:“利用学校博物馆、学校历史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学校历史、学科历史和人物历史的挖掘、梳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教育作用。”作为大学博物馆的一个分支,大学博物馆在普通学生的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能。


二、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的习惯养成


作者参与的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数据库研究小组的“中国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调查”发现,“志愿者活动”(65.80%)在师范院校实施的课外活动中排名第二(如图1所示)。


在与师范毕业生的采访中,师范生觉得自己在志愿者活动中收获了很多:“联系志愿者激发了组织管理能力;志愿者工作考验了沟通、合作和适应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奉献”的乐趣。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通知》还指出:“以众多学生为主体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队伍日益壮大,将志愿者服务与素质培养、专业志向与公益精神有机结合。”从志愿者活动的角度来看,师范院校博物馆在师范生习惯培养中发挥着怎样的特殊作用?本文设计了基于师范院校博物馆的培养教育活动。


基于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的培养教育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了解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在培养师范生习惯方面的作用。


活动形式:搭建“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志愿者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招募志愿者,观众在线预约,志愿者线下陪同参观讲解。


活动对象:3名师范生(负责设计平台) 10名师范生(志愿者)。


活动时间:2013年7月至8月。


活动内容:以Y师范学校博物馆为例,通过“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馆志愿者网络平台”(如图2所示)招募志愿者(共10名,主要是同一城市的师范学生)。该平台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通过网络导航了解中国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馆信息(如图3所示);二是通过网上预约,各校志愿者负责带领以当地中小学为主的学生参观自己的学校博物馆,作为导游讲解,并在日常活动中讲解展品。


活动假设:基于博物馆丰富的收藏,师范生能否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相关专业的师范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与游客的沟通能提高师范生的沟通和组织能力吗?


活动反馈:(1)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志愿者网络平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的志愿者,你的能力有哪些提高?(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博物馆的志愿者,对你的专业学习有帮助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