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党和政府在十八大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契机,提出了创业教育机制。目前,创业教育正在大力发展,但效果和质量没有明确依据。因此,本文将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环境、网络平台等方面评价指标的建设。
1.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原则。指标与指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律。
(2)整体原则。注重反映创业教育的本质,从整体上构建创业教育指标体系。
(3)系统优化原则。选择较少的评价指标更全面地反映了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的发展。
(4)可靠性原则。指标的建立应可靠地反映创业教育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可行易操作。
2.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完善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确定是创业教育评价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于创业教学的整体评价,AHP可以对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运用专家咨询和问卷两种形式,让每个专家分层列出判断矩阵群,选择特征向量法,计算每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验证每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用权重向量综合法计算多人同一标准下判断矩阵群的权重向量,最后计算出生成的权重向量。通过选择辽宁省本专科学校三个评价目标(A、B、C)比较创业教育评价效果,采用点、线、面指标功能分数的计算方法,结合咨询专家组的意见,最终确定各评价目标评价指标的功效分数。最后计算出三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分数分别为78.57、75.66、68.24。由此可见,A学校创业教育评价效果最好。通过AHP方法,使人们对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但由于专家比较两组指标,个人主观意见较多,对专家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要求较高,存在一定偏差,但不影响对创业教育效果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