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教育策略
(1)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在现代社会,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幼儿园,或者参加一些幼儿教育培训班。因此,幼儿园和托管班的文化建设对幼儿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好榜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孩子善于观察,爱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的行为故事、图片和日常教学活动,鼓励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效仿。对于言行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奖励,并将其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传统节日中,节日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例如,在妇女节,鼓励学生为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学生感恩;在劳动节,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清洁和学校清洁,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校种植树木和草,培养学生的劳动质量;在端午节,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传达屈原的道德修养。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有利于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德教育的培养,使儿童道德教育达到深远持久的效果。
(2)在日常生活中实施道德教育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合作伙伴和幼儿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发挥该资源的作用,充分探索和利用儿童周围的教育资源,丰富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师应充分掌握道德修养形成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阶段。在日常学前教育、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儿童在体验、认知、实践和内化到有意识行为的过程中,不会失去机会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洗涤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节约用水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用餐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不挑食、珍惜食物的好习惯;在与伴侣玩耍时,可以培养儿童合作、礼貌、玩具共享的优良品质;当孩子犯错误时,可以激励孩子区分是非,让孩子学会改变错误;也可以适当举办一些班级活动,让所有孩子参与,让孩子体验分享互助、团结友爱的快乐。生活中的每一点都包含着道德因素,幼儿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因素,发挥幼儿道德教育的最大作用。
(3)佳园一致,教育同步
良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应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儿童正处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只有通过不断纠正儿童的不当言行,使儿童的言行得当,才能更好地做好道德教育。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很低,正确引导应一致,不能有不一致的想法或“铁”,使儿童的想法混乱,不知所措。如果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的教育不一致,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就会影响儿童道德教育的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定期及时沟通,幼儿园教师向家长传达学校儿童的表现,家长向幼儿园教师传达儿童在家的表现,双方了解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思想言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道德教育,使儿童发扬优势,纠正和克服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