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益。家庭教育环境对形成学龄前儿童良好习惯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有效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实现完美生活。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1.家长要走出教育误区,自觉接受新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就重视家庭教育。早在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良好家庭教育的生动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求也在增加。然而,日益强烈的教育欲望使一些家长不可避免地陷入对家庭教育的误解,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这些误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期望过高,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许多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尽快进入重点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一些父母把孩子的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和出国深造作为他们最大的愿望,这实际上增加了孩子的学术压力和思想负担。第二,家庭溺爱严重。计划生育政策使许多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甚至祖先的爱和细致的照顾,他们在家庭生活中“风雨”,太早成为“温室花”,导致儿童自理能力差,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低,无法忍受困难、挫折和考验。第三,“攀比风”严重。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经常比较其他孩子,诚然,科学、适度、理性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士气,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彼此的差距,但父母长期盲目比较,但会使孩子的自信消散,自卑,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第四,对孩子的定位过早。有些家长在孩子经历了几次考试失败后,直言不讳地说:“学习这么差,以后很难有前途,随便你吧。“孩子们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通常特别关心父母对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猜测孩子不会成为一个大工具,这将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放弃自己的情绪。
面对这些对家庭氛围的误解,家长应自觉更新家庭氛围的概念,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准确捕捉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如今,社会对年轻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的趋势。儿童的良好习惯、思想道德和个性比智力发展更关键。社会需要的是有文化、有意识、有技能的工人。因此,家长应彻底更新教育理念,有效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完善的心理素质,完全摆脱教育误解,使儿童成为有用的人才。
2.尊重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
众所周知,自尊心强的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欣赏和鼓励孩子,少批评和讽刺孩子。尤其是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家长要给予肯定;当他们犯错误时,父母也应该克制暴力说教,冷静地教他们正确的做法。其次,很多孩子对未发生的事情感到恐慌或焦虑,觉得事情很复杂,很难做到。这时,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我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没什么难的。坚信自己,大胆去做。”父母用善良鼓舞人心的语气安慰孩子,会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帮助孩子迎刃而上。他们不仅可以尊重孩子的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3.构建双向互动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幼儿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养成好习惯很容易,但要摆脱坏习惯却很难。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在家庭氛围中营造良好的习惯教育氛围,选择与孩子同步互动的新教育方法,让孩子以养成良好习惯为荣。家长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当孩子玩“积木”游戏时,父母可以及时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建造“城堡”,并不时给予孩子指导。游戏结束后,就在孩子想扔到别处玩的时候,家长一边整理积木玩具一边叫着孩子:“老师说,玩完玩具我们该怎么办?”孩子害羞地说:“摆放整齐,回到原来的地方”,所以父母给孩子机会清理玩具,提醒孩子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头到尾。孩子连连点头表示认可。不难看出,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帮助孩子解决玩具不整理、乱放的坏习惯,养成不用时摆放物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