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教育失衡现象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和良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导致了基础教育障碍,学校软硬件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与办学条件差异较大,不能真正实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本质是要求教学的平等和公平,但无论是不同地区的教育现状、不同学校的资源配置、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是不同学生的生源质量,都存在令人担忧的不平衡现象。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了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相关问题,必须分析问题现状的原因,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教育投资与学校资源建设和教师工资福利制度的形成有关,学校和教师的一系列情况与学生的素质密切相关。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教育资金投资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导致学校资源建设和教师工资福利不平衡,导致教师甚至教学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平衡。这种教育现象反过来又影响了区域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三、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反思
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动态的实践,才能一步步实现均衡发展。这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建设,是一项责任与义务并存的公共活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推动。因此,必须加强政府责任意识,建立资金投入主体责任制;提高教师工资福利,缩小城乡教师差距;严格遵守就近招生政策,缩小学生素质差距。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真正公平落实教育。
1.明确政府职责,增加教育投入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共同的追求,也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是实施教育平衡不可替代的责任主体,在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和地区教育投资的差异,作者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责,完善教育保障的相关机制。只有政府承担教育责任,始终坚持原则,才能保证我国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实现教师间相对平衡
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村学校的管理相对混乱,教师流动性大,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工作不安的主要原因是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为了尽可能缩短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水平的差距,应相应增加农村教师人数,提高工资,让农村教师体验到应有的公平待遇,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改善教师工作的周边环境。此外,学校应及时安排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及时沟通,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共同进步和改进。
3.改革招生制度,实现生源均衡
经调查,许多学校将班级分为普通班、实验班和强化班,学校规模巨大,这是“择校热”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落实中小学就近招生制度,加强高质量初中和高中招生指标的实施,从根本上遏制“择校热”的倾向,进一步推进学制改革,禁止公立学校以改革名义举办“校中”、“校中班”和乱收费。在农村地区,要继续建设九年制学校,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完整性,为实现学生素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加强政府教育监督力量,进一步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监督工作,淡化学校等级评价,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配置,逐步消除差距,促进基础教育良好快速平衡发展。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也相对来说,应避免“绝对”,避免教育平衡等于绝对教育机会和教学资源,避免违反国情和教育发展规律,过度追求所谓的“平衡”,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这需要我们借鉴历史进行相应的反思,敢于创新,使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能够全面实施,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