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人”而不是“制器”――大学教育的核心功能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克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片面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杨叔子先生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必须做出选择,哪种工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给祖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此后,杨叔子先生将全身心投入到全面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进一步强调大学人文教育的基本地位,梳理出大学教育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而不是“制器”。
中国高等院校要培养有梦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独立见解、能思考、能动手的学生。他们是有活力、有骨气、有野心的人才,这就是所谓的“育人”。“制器”是在错误的教育指导下制造的一批“器物”,没有个性、情感、愤怒,只接受科技知识。杨叔子先生对全国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高校“五重五轻”的弊端,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养”。杨叔子先生认为,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方面,高校不应过于急于求成,忽视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然而,杨叔子先生认为,我们也不应忽视教育具有双重功能的特点,只看到高校教育的工具功能,忽视高校的目的功能――这是片面的。杨叔子先生认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人格和精神健全,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授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中国教育工作者不能轻视中国教育本身的良好传统,更不能丢失。失去灵魂的教育,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杨叔子先生指出:“人文教育关系到民族危亡、国家兴衰、社会进退、人格水平、思维智慧、言行文野、事业成败。虽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人文情怀是第一生产力的动力。没有生产力的动力,就无法培养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人才。因此,创新教育和人文教育需要相互融合,相互融合就是“育人”,相互分离就是“制器”。这是因为学习人文知识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激发思维和智慧,这是“育人”的重中之重,也是区分“制器”的关键。随后,杨叔子先生本着高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大力倡导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他认为,科学研究客观世界,主要讲天理和天道;人文研究主观世界,主要讲人情和人道;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合一。他强调,没有科学的人文是不完整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这种创新教育与人文教育辩证统一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到目前为止,杨叔子先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观点已经开始完善。
(二)“以文化育人,以文化育人”――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升华
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具体政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产业综合改革,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习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也提出要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近年来,杨叔子先生的思想逐渐完善,在他近年来发表的文章中,他逐渐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论证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在杨叔子看来,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本质核心,尤其是以“文化”为核心,成为讨论的焦点。杨叔子先生打了这样一个例子:人体携带两种基因,两者功能各异。其中一个是“自然基因”,它是先天携带的;另一个是“文化基因”,它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自然基因”赋予人与生俱来的“性相似”,而“文化基因”则是“习相远”的原因。因此,避免高校教育制造“制器”学生的措施就是加强“文化基因”的培养。因此,“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成为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新发展。其中,文化教育理论以马克思关于“人性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性化”的讨论为指导,以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文明止境”和“民俗化”的精髓为基础。教育本身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行为,如何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其意义在于“化民成俗”。这就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意思。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必须使全体公民提高内在素质和文化水平,使全民族在努力加强民族人文素质的氛围中。这种“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教育理念的形成,意味着杨叔子先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