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师范教育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践原则相结合、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过程。通过教育实习,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和锻炼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教育实习是对高校师范教育的考验,在师范教师人才培养中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是师范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更好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合格教师的关键。本文结合阿坝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地理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实习过程中反映的问题。
一、地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
和国内大多数师范学校地理教育专业一样,目前我校在教育实习方面实行多种形式的结合,不仅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实习。其中,集中实习管理最为规范,学校安排实习中学,派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分散实习主要由学生联系实习学校,实行自律,最终完成相关任务。实习不仅是学生在中学完全履行教师职责,而且由实习学校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这三种实习方法各有优缺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实习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常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实践、学校人际交往、教育叙事与教育反思、实习团队建设、优秀中学教师示范班等。
二、地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反馈问题
从近年来学生实习后反馈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科素养基本能够满足中学教师的要求。然而,由于高校和基础教育发展对象的不同,实习生在面对中学生时普遍感到缺乏学科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
1.学科知识不够强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当他们到达实习学校时,他们觉得今天的中学生知道得更多,尤其是面对实验班(筛选后的好学生),他们对专业知识不够自信,会出现错误、不清楚等现象。经过深入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重视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学习科目较多,但内容较浅。但在中学,地理学习内容与大学地理教育专业的学习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只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选择了一部分进行整合。因此,中学的学习内容较少,但细致,小知识点较多。然而,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并没有特别加强对中学学科内容的学习,这导致了学生在实习后发现“大学学习的许多内容无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不够强”的错觉。
2.文化知识不够广泛
由于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教师不再是高层次的“知识权威”。当他们需要在课堂上使用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时,实习生感到困难,“学生知道,更详细,学生感到无聊”。特别是在人文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3.缺乏教学实践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新的要求和方法层出不穷,而高校的实践课程有限,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课堂讲座。学生到了中学后,发现中学不仅要会上课,还要会讲课;我们不仅要能写教案,还要能写导学案;我们不仅要上课,还要做听力记录;我们不仅要上专业课,还要上主题课。这些新要求学生在大学锻炼较少,在实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
4.教学对象知之甚少
这是实习生面临的最大困惑。他们总觉得“怎么会听不懂,很简单”。由于年龄和认知的差异,实习生与中学生的接触较少,或者没有,所以他们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备课时,他们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探索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他们也缺乏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知识的能力。内容讲解没有目的,教学效果一般。
5.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高等教师地理教育专业(专科)的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五学年。以四川省为例,这次是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时间。学生不仅要实习,还要复习考试,还要参加全省各地的考试,这大大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不仅影响了实习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这导致在实践中,一些学生匆忙完成教育实习或长期休假,不利于发挥教育实习的效果,也给实习学校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