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的起点年,也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两基本一进入”目标的最后五年,也是实现中国“两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节点,教育任务重大而艰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加快职业教育建设,科学发展,对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高水平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和实践探索,是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1]。2016年5月8日至9日,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天津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青年职业学院举办的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和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所)联席会议在天津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朱志文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对我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职业教育科研的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
职业教育科研服务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朱志文强调,我们正处于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目前和未来,我国职业教育不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仅与教育发展的全局有关,而且与中国的发展计划有关。职业教育科研前沿是规划和发展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依赖力量,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职业教育科研前沿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以中心为中心,服务全局,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取得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要求职业教育科研人员加强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中国举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要做好中国职业教育工作,既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扎根中国地面,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要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必须立足国情,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吸取营养。既要总结成功案例,又要吸取教训。要特别注重理论创新,善于用中国话语分析解读中国职业教育问题,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是加强实证分析。提高职业教育研究水平,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更加注重“实证”二字,更加注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如何及时调整各级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有效地做出特色和标准?如何更好地反映职业院校实践中的就业导向?如何完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如何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如何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短缺问题?如何完善社会就业制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如何建立健全多渠道职业教育投资保障体系?等等。要注重这些问题,多进行实地考察,多进行定量分析,多进行案例分析,特别注重研究方法创新,根据数据和事实讲话,形成更高水平的政策咨询报告,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三是加强国际研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要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案例。职业教育研究要密切跟踪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进展,及时把握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趋势,认真消化,提出学习意见和建议。要与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形式多样的合作。要注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职业教育科研人才,引进一批体现职业教育发展前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要在全球范围内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的故事,传播中国职业教育的声音,扩大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