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做好就业培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1)做好就业培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做好就业培训对于加强民族地区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乌鲁木齐职业院校年社会培训约4人次,社会非学历培训机构年培训400余人次,职业培训工作呈现出大规模、定向订单培训的新特点。


乌鲁木齐米东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结合区(县)特点,提供农业机械维修和村干部培训课程;市职业学院联系社区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课程;市技术学校深入乡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能鉴定,职业教育社会培训3000余人。大量、高密度的培训工作扩大了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的知名度,为乌鲁木齐培养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者。


(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招生总体规划


对于全日制高中的发展,乌鲁木齐坚持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将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定为46所。乌鲁木齐职业教育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职业学校开展“招生宣传月”活动,区(县)通过“宣传周”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反复宣传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优惠政策,鼓励学生申请职业学校。


2013年,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设立财政拨款11.5万元,对职业教育宣传效果较好的区(县)、中学和职业学校将获得特殊的招生奖励。到2014年底,乌鲁木齐职业学校学生达到2.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从2006年的5000人增加到2014年的10019人。同时,利用首都的地理优势,乌鲁木齐市2013年共有3所学校的8个专业考试是中高职一体化招生试点项目,对建设中高职高架桥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率


近年来,乌鲁木齐职业学校“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完善。通过校际合作,实现内地与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职业学校的合理流动和资源互补,有效提高乌鲁木齐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发展水平。如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与湖北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等50多所内地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自2008年以来,共有200多名国际学生接受了11个国家的学习,并与新加坡PSB学院合作进一步深化,招收了160名学生。与韩国培训大学、俄罗斯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等近10所外国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派师生交流学习。乌鲁木齐推拿职业学校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残疾人联合办学,开展中医针灸推拿培训,填补哈萨克斯坦盲人职业教育的空白[4]。另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校际交流合作的发展过程中,乌鲁木齐职业学校以优质专业和优质课程的建设为出发点,不断加强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目前,职业大学共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4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中等职业学校有区市两级精品专业21个,精品课程18个。市财政每年分配建设资金10万元、5万元奖励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截至2014年,共拨出建设资金365万元。市属职业学校形成了优势互补、联合办学的新局面。


(四)重视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2009年,根据自治区安排,乌鲁木齐中等职业学校、乌鲁木齐财政会计职业学校、乌鲁木齐技术学校开始接收南疆三州学生,2010-2012年计划接收1200人,2013年教育部计划接收和田地区600名民族学生。此外,市技工学校两年来定向接收阿克苏地区“两后生”(初中生)546人(民考生)。市职业学院长期开设民族小吃专业(民考民),每年定向招收喀什地区90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少数民族占28.1%,普通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占44%,中职少数民族学生占33.3%;乌鲁木齐技工学校民族教师23人,民族学生925人(占42%)①。乌鲁木齐职业学校民族学生约占25%。乌鲁木齐市高度重视职业学校民族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选拔民族教师参加国家和自治区国家培训项目,每年组织民族教师双语演讲比赛、讲座比赛等活动,通过提高民族职业教师水平,扩大南疆职业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