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构建体验式职业规划教学模式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高校正在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收效甚微。体验式职业规划教育是一种新的尝试,为传统的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本文以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为样本,着眼于大学生实际,努力构建合理的大学生体验式职业规划教学模式。


1 体验式教育的含义


体验式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教师的指导,构建虚拟或实际的教学情境和活动,学生在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情感、内在的教学方法,构建知识和发展能力。


与传统教育相比,体验式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教育主体是儿童,教师只进行侧面指导,在活动过程中隐藏教育目标和内容。虽然提倡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强调个人经验和合作学习的意义,但更注重学生分享、反思和总结实践经验,希望学习者通过体验实践、交流和反思成长发展,因此体验式教育模式可以被视为“教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2 构建体验式职业规划教学模式


体验式职业规划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和目的,适当选择体验式教育的方法。通过在教学中设置相应的场景,学生可以在自主感受和探索中验证基础理论,运用基础理论,从而达到增强知识和掌握能力的过程。它是对体验式教育的再细化和深化,是体验式教育在当前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中的再发展和深度应用。它能迸发出教学的活力和活力,鼓励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制定发展规划,积极采取各种行动实现职业目标的教学模式。


因此,笔者以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为样本,构建“大学生体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般方式:设计指南和活动建设――感受分享,获得理解――反思评价,强化感情――如图1所示,践行感受,提高认识: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构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或活动,这是保证体验式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阶段;然后,所有参与者都应该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参与构建的情境和问题,通过亲身体验教育理论获得存在感和获得感,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开阔视野,升华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然后澄清一些模糊的理解和错误的观点,这是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感受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让学生梳理和总结学习中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完成知识的重建和内在,形成自觉行为,这是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核心环节;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指导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知识,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教师只能成为“建设者”和“领导者”,将主体地位和“参与者”的角色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中的知识实践和角色,这是尊重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体现。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