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就其范围而言,我国民族教育是指对汉族以外55名少数民族成员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结合少数民族发展实际,不断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对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新学校。然而,在许多民族地区,一些贵族学校的建立只是装饰性的,这意味着现代民族教育的萌芽和产生。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地区成为抗日战争的后方。为了军事和政治目的,成立了专门的民族教育管理机构,纳入国家教育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了一些新学校。第一所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于1941年9月成立。这一时期的民族教育实践和探索为新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坚持民族教育服务人民,努力扩大各民族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采取和实施各种政策措施,加强民族教育倾斜,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1951年9月,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提出了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和任务,决定在教育部设立民族教育部,省教育部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主要负责民族教育的发展。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使新中国的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56年、1981年、1992年、2002年,中国分别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不断总结民族教育发展经验,探索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明确责任。


200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明确发展目标、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科技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民族共同进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8月18日,第六届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未来民族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规划,对实现我国民族教育新发展、新飞跃提出了明确要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