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本并不是指当地教学过程的独特性,而是涉及到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教材、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方法、教育管理、教学评价和反思,从而指向教育理念的深化思考和创新。在培养学生独立性方面,学生资本和教师资本两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活动将有不同的表现。以下将结合学校无成绩教育三部曲中教师对学生不同阶段独立性的培养,诠释学生资本教育体系下独立性塑造的不同层次的含义。
生本教育理念与学生独立性的培养有关
人的独立性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上的单独性是指具有独立经济来源和支持日常生活的经济条件,而精神上的单独性是指意志上的独立性,意味着人的意志不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单独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精神独立反映了意志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侧重于学生精神独立性的培养。教师模式中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仅限于教师设定的固有方式。具体来说,当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某个问题时,他们总是习惯性地为学生设定特定的探索范围,要求学生不要跨越规定的线标,否则将被视为无效思考;如果不为学生设定独特的范围,可能无法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学生独立性的培养突破了前者的限制,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思维和行动方向的选择归还给学生,从而充分探索潜力,发展个性。“人脑的多样性在于人自身系统的独立思考。这个系统是开放的,但它是独立的。它可以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智慧,然而,它总是有最隐蔽的自我管理。“学生只是利用学生的“最隐蔽的自我”来扩展教学。可以看出,它不仅注重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而且注重塑造一个独立而严格的自我意识体系,引导学生形成严格的自我控制概念和强大的内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