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发展

高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一些高校具有企业化的特点,不仅因为它孵化了许多科技园区和衍生公司,而且因为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个体经营者等相关者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高校应利用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公益农业技术推广,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模式,为新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的优化:

(1)高校应更加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定位和职能

相关领导要注重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发展,在政策制度上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地位,具体化职能权限;在资金上支持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进展,设立公开透明的项目财政资金,确保专项推广资金充足,及时拨付到位,杜绝迟拨、缓拨、扣留,跟踪推广组织的动态进展。

(2)高校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高校应加强服务社会的职能,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和监督反馈机制,加强高校的社会问责意识[21]。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投资的公益项目。高校具有较高的社会忠诚度,得到了公众的高度信任和认可,对高校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高校应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绩效评价指标和监督机制,及时反馈推广各环节,接受开放的社会监督。

(三)高校要争取多方力量合作合作

高校应尝试多方面合作,拓宽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渠道,争取更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动性。必须承认,区域合作、跨境合作、多元化发展可以提高教育、科研、项目推广的质量和强度,加强与大学第三功能的联系,打破大学与社会、理论与实际应用的障碍,提高大学科研成果的效益转化率,使大学能够利用自身的研发实力和跨境合作创造的经济效益,为公益性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更多的资金。提高财政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资金“待哺”国家还可以为高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话语权和决策权。

(四)高校要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

建立良好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机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和技术岗位考核制度,将职称考核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挂钩。高校应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开设相关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活动,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提供稳定的专业人才,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好地整合理论知识。建立相关职称考核制度。如单列推广教授职称,增加推广教师补贴,可有效提高推广绩效,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做实事。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需要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甚至个人长期积极参与和支持的项目,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懈维护和改进。高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智库来源和人力资源密集组织,有义务承担更多责任,更积极参与,服务人民,优化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模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文化价值,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