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中国的农业科技资源没有统一布局

1.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建立了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然而,中国的农业科技资源没有统一布局,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被农民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推广网络,发挥了强大的科技发展作用,提高了粮食产量,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区域农民收入的差异[1]。但与此同时,中国存在许多问题,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关注的市场经济,这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内涵

“农业推广”这个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被使用了,1949年以后通常被称为“推广农业技术”现在大家慢慢开始采用,“农业科技推广”[2]。农业科技推广是一种综合应用实验、教育、领导应用、答疑等方法,将可应用于农业的新科技成果和知识传播传播到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也在发展,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内容也在逐渐发展变化。

1.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2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任务得到了国家的真正关注,建立了各级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总产值连续20年平均增长5%,而前25年平均增长只有2.1%。我国目前实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政府为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建立的。该体系由中央、省、地(市)、县、乡五级农业推广机构组成。在机构建立中,政府主导着经营模式。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虽然多年来,我国不断改革推广机构的组织形式和推广机制,一些新的推广主体和模式不断产生和发展,但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推广模式并没有改变。

2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采用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简单推广模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自上而下实施全国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容易满足农业推广的条件。然而,这种模式的问题也很明显,即机制僵化、科研、教育和科学研究。

2.重科研、轻推广的传统观念严重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自然把农业科研放在国家重要战略的位置。数据显示,1979年至1998年,省级行政单位认定的科技成果超过5万项,促进了农业的巨大进步[3]。相比之下,我国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不重视推广工作。

2.2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需求

中国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系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经营原则都是按照计划形成的。推广项目的选择和推广范围的设置不是市场发展的要求,而是政府行为的传达。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有权选择生产经营和技术内容。但在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下,农民只能被动接受推广技术,占据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权益,导致推广效果差。

2.3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弱,人员素质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推广人才建设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人数少、质量技能低、结构不合理等。由于以往的分配工作制度,大量的推广人员只有较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胜任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这将极大地阻碍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3.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的对策

3.1增加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支持

政府部门的第一步是依法实施公益推广任务的基本资金。然后增加对农民技术推广资金的投资,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是由于我国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和大多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很低决定的。

3.2健全农业科技推体系体系

国际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是从上到下的推广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是推广技术满足了农民的实际需求。该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发挥大学科研、信息和人才的优势,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具有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

3.3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院校,调整推广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课程,不断提高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