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科技人员不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科学应用技术,指导农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相比,在生产第一线,所需知识具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因此,研究这些科技人员及其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管理和科技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
1.1知识面广
农业的发展需要多种技术,但不是所需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农业生产是自然与经济生产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需要机械、电器、肥料和农业知识,还需要生物、动植物生理学、农业经济学等知识。农业科学的推广对象是农民。千家万户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新型农业技术,需要根据不同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选择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因此,作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农业技术推广者,不仅要善于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还要善于分析和综合。
1.22掌握较高的政策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贯穿于国家制定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奖励政策、物价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掌握各项政策法规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
1.33具有系统的分析能力
在推广工作中,要注意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如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习惯、当地习俗、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等。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生产实践,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44建立敏感的信息概念
一是基于知识控制知识和信息的使用,不陷入知识和信念;二是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吞咽或无限掌握无用信息;三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利用信息,服务于决策,实现信息意识和战略思维的统一。这些应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者应该具备的概念。
1.5.要有服务领导决策的观点
技术人员要使推广的技术得到各级领导或组织者的配合,就要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服务,从而得到他们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证明,如果领导已经接受了哪些技术,并组织各种力量全力支持推广哪些技术,推广速度快,效益高,相反推广速度慢。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局部结合,向领导提供一些成熟的技术,让他们做决定。
2农业推广人员的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二传手”在科教兴农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为了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安全从事工作,有必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2.1利用政策诱导
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制定了开放、成果奖励、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多项政策法规。这些政策不仅鼓励一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使推广人员在服务中获得社会或政策允许的相关权益。比如推广成果的评价,一是迎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荣誉心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二是公平评价推广人员的劳动成果,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三是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创造人才评价、绩效评价、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学术知名度形成的基本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享受优惠政策方面仍存在差距。如职称评定要求基层推广人员有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外语考试达到一定标准,继续教育机会少,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农业科技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两翼。没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发达先进的科研成果不可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因此,农业技术推广是利用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桥梁。基于这种理解,在培养农技推广人员时,要以更优惠的待遇吸引和鼓励他们。如制定和颁发国家技术推广奖,制定推广人员培养和鼓励拔尖人才的政策。
2.2落实岗位责任
在现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施技术目标管理,对每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实施技术推广目标管理,对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进行指标评价,并与奖惩挂钩。一旦确定了责任目标,就要保证推广人员的自主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允许用户在实惠的基础上获得政策允许的报酬。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根据任务组织推广人员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人际协调和优化效益。
2.3物质激励
技术有偿服务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激励手段,有偿服务是一种物质刺激形式。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中,要注重绩效考核,将个人贡献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看到贡献与物质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激发他们争取贡献的积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规章制度太多,不利于激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由于长期养成的习惯,大量的服务对象不理解或接受有偿服务,这些问题应该逐步解决。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就是要让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有用,得到相应的报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
2.4继续教育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丰富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目前,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深造的机会。由于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他们在新形势下的适应能力较差。从实际情况看,培训和继续教育应注重提高技术推广知识,帮助推广人员逐步标准化;二是掌握农业知识,帮助推广人员熟悉服务对象,了解农业特点和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掌握技术经济知识,帮助推广人员提高经济规律,掌握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技术决策和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四是掌握当今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技术成果,帮助推广人员开阔视野,增强实力,加快推广技术更新。还需要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帮助推广人员提高技术推广的整体概念和边际思维能力,使大多数推广人员能够根据技术行为、技术决策、技术方案等相关因素,仔细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做出合理科学的选择,提高决策能力和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