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供需体系对接的结构创新
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主要对象是千家万户,对接过程的路线必须缩短,这取决于农业科技信息需求方和供应商设置的调整,简化环节,通过面对面的直接对接吸收新的实用技术信息,达到快速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目的。政府行政机关府行政机关、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中介机构优化组合,同时建立若干农村科技示范家庭,培养若干农民科技信息员,建立若干技术、管理、管理农业科技人才,调动创新精神和敢于做农民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的领导者,帮助他们率先接受新技术信息,形成农民科技信息骨干队伍。建立科技示范户、村级服务组织、乡镇农业管理站、县市农业科技信息管理机构四级联合创新对接网络,将农民技术专家的实践能力与政府农业科技信息供应商有机结合,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使农业科技信息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路径反馈给农业科技供应商,尽量缩短和减少中间环节。农民追求行为目标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发展、农业服务技术、政策环境改善、外部联系,鼓励建立各种农业协会组织和企业组织,发展农业经济中介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满足农村科技市场的需要,是提高农业科技信息效率的重要条件。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不仅要突出政府供给主体的作用,还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充分结合农业科技信息的市场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鼓励和支持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民间组织服务于农业科技信息的供需对接,充分发挥连接上下的作用,不仅提供农业科技信息,而且反映农业实践的真实需求,为供需双方搭建桥梁。其次,鼓励建立以技术服务为中心的多功能综合性企业开展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业务,鼓励和支持部分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生产前、生产中、产后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鼓励和支持部分成功的农业科技专家和技术人员创办或共同创办中介服务公司,成为农业科技信息供需的主体,真正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三是引导农民自发组织,适应当前生产力水平,改善组织生态,大力发展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通过政府推广和市场机制,促进或松散或密切的农民组织,依托政府六大农业机构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体系,优化政府六大农业部门,统一整合分散农业、农业发展办公室、水产品、农业机械、园艺、畜牧兽医等部门,改革机构、政府分离,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农业科技需求信息及时收集并反馈给有关部门,向农业生产者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及时实用的技术,形成综合性的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服务中心。依托农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体系是充分利用高校深化改革和科研机构重组的有利机遇,建立农业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提高农民和农民文化素质,培养掌握农业生产知识、技术、技能,熟悉农村市场发展,利用该平台嫁接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体系是突出农业企业的主要地位,借助自身实力和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管理、农业信息服务一体化,通过市场杠杆引导农业创新知识供给方向,鼓励农民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应引导农业科研单位融入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科研单位转型为企业,培育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示范企业,推动农业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体系。依托中介组织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体系,就是通过中介组织组织农民,坚持自愿、民办、合作的原则,完善管理规范,以共同科技信息需求为导向,尽快与农业科技信息供应商对接;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尽快吸收利用新农业技术、新工艺,加强专业分工与网络合作,依托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研发、农业咨询等服务机构,形成自主发展的农业科技信息供需对接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