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工农业论文

农业工人素质教育培训采用多种形式

1.农业推广教育应尽快适应世界经济形势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教育是中国计划经济的产物。受时代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农业推广的更高要求。为了使我国农业跟上时代的步伐,改革农业推广体系,改变农业推广观念。现代农业推广强调“以人为本”只要人的素质提高,意识增强,就会对采用新技能、新方法有强烈的愿望,积极寻求新技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使用。中国的农业推广应该改变过去“见物不见人”我们只关注推广了多少技术。要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入手,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新技术的利用,真正让一批优质农业劳动者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确保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繁荣。

2.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正规教育薄弱,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职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很低。据相关资料显示,前年参加培训的比例调查:芬兰56%,美国48%,法国37%。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有20%接受过短期培训,有3%接受过初级技术培训.接受的人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76%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4%。目前,农业推广体系大多集中在种植业,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很少,如养殖、新稀有农产品生产、储存、保鲜、储运、深加工、经营管理等。

2.2.我国农村劳动者比例存在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土地人均占有率低、收入低,导致高学历青年劳动力外流,导致低素质农业劳动者女性化、老龄化、低学历,这些人大多得不到应有的技术培训。.3.农业工人思想意识落后,缺乏管理知识。我国农业收入普遍较低。受长期计划经济济影响,农业劳动者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决策能力差,从众心理严重。一般来说,农民对稳定和混乱都很谨慎,害怕冒险,追求简单易行的技术,缺乏现代农业的意识。

3.加强农业推广的具体方法和对策

3.1.通过在农村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培训班,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只有了解市场情况,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3.2.农业工人素质教育培训采用多种形式。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教育培训。根据个别对象对知识的高度渴望和普通农民的从众心理,通过示范户的作用,从点到面达到全面推广的效果。根据农业劳动者女性化和老龄化的特点,要加强对农村妇女和老年人的教育培训,消除培训盲点。

3.3.从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入手,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增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国国民素质。同时,要注意农村青少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农业技术素质教育。让他们在掌握足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农业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整体素质,让他们学会如何组织生产经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从容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总之,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机遇。只有通过转变农业推广理念、改革农业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推广方法、通过农业推广教育提高农业工人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应对挑战。从而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