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废物回收物流监管不力引发的“排水沟油事件”、转运储存问题引发的“食品细菌门”、蔬菜水果保持新鲜喷洒的“甲醛事件”、延长食品保质期的过量添加“防腐剂事件”、流通加工过程中滥用添加剂引起的染色馒头事件、毒米事件、毒豆芽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与物流密切相关。原因包括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滥用、流通加工过程中非法商贩的恶意添加、流通过程中食品的变质和损坏。
目前,我国从物流角度研究食品安全的学者并不多,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也不全面。大多数学者从冷链物流的角度研究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例如,杨芳等人提出了冷链物流系统的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并指出了优化的重点;[1]邹一峰从生物学的角度,通过计算安全性和可靠性来优化冷链物流系统。[2]也有人从供应链的角度谈到食品安全问题,如雷西林、莫明认为应加强食品供应链的安全防范,建议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企业联盟关系,共同防范安全风险。[3]在了解物流与食品安全关系方面,物流专家王志泰认为,我们对物流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了解远远不够,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是物流行业的挑战和机遇,物流行业应面对困难,发挥自身优势,赢得生存空间。[4]随着“白酒塑化剂”风暴的不断蔓延,人们再次关注食品物流安全问题。虽然我们不能都把责任推到物流上,但与物流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索食品物流安全的风险来源。
食品安全与食品物流安全的界定
1.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供应安全”(Food Securi-ty)和“食品质量安全”(Food Safety)。供应安全是指食品供应量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而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威胁[5]长期以来,“食品为天”的局面决定了许多学者对“食品供应安全”的关注,但随着食品供应数量问题的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随着新科学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广泛应用,绿色、安全、健康等食品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地许多学者的关注。
2.食品物流安全的基本内涵。
物流安全是指人为错误或技术缺陷造成的货物损坏、故障,以及物流设施损坏、物流信息失真等安全问题。[6]主要包括由设施、设备、人员和操作过程规范组成的安全系统。
目前,对食品物流安全的定义尚不统一。张延平和谢如鹤认为,食品物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配送、消费全过程中不损害消费者的担保。[7]食品物流安全不仅涉及食品的生产过程,还涉及食品的流通和消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