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货币化的演变和反思。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步,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不断深化。在这一过程中,货币供应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而不是价格上涨。以1948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复苏期为例。与经济增长相比,市场货币供应基本处于供应过剩状态,但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一直低于货币发行指数。理论家认为,这是由于新的信用货币占领市场,货币容量不断扩大造成的。这种新的信用货币本身本质上反映了经济货币化过程中对货币的需求。同时,它也表明,货币不仅作为流通媒介参与经济循环,而且作为实际财富的替代品,被赋予了资产形式。中国经济货币化始于这一相对市场化的经济过程,以适应复苏时期。由于市场化,货币已成为经济活动中与实物资产相同的资产形式。从理论上讲,这种相对市场化的经济形式也可以获得相同的地位。货币价值本身可以衡量经济的各个方面,货币经济已经成为实物经济的最终替代品。从1949年到1952年的恢复期,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人民币取代了物资交换,从货币交换的主要形式作为农村物资交换的替代品。虽然这是一个肤浅的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货币化的深入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过去三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仅增长了77.5%,但市场现金流量增长了6.05倍,货币供应总量M2增长了23.1倍。值得注意的是,后一个数据包含了信贷量。这表明,在恢复期,虽然经济货币化已经体现在流通媒体上,但它更集中在货币作为资产形式的信贷上。这揭示了现代经济中经济货币化的第二种形式比第一种形式在经济货币化过程中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动力。当然,经济货币化的过程并不等同于货币的盲目发行,而是适当地表现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容的货币需求和替代品。例如,1950年2月,市场实际流通量为117.2%,M2为135.5%,价格指数为209.4%,远高于货币发展阶段例如,1950年2月,市场实际流通量为119年12月1111117.2月,M2为135.5%,价格指数远高于货币发行。在三年复苏期间,中国经济除了信贷支持国有工商业外,还加强了对私营业务的支持。因此,在三年复苏期间,市场化经济模式对货币化的需求得以保存,货币供应与经济货币化同步进行。经济货币化最初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然而,自1956年以来,中国计划经济的逐步深化严重阻碍了经济货币化。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一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商品化程度越高,金融资产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大,金融资产与社会产值的比例就越高,货币化程度就越深。根据中国的情况,1953年中国银行资金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15.1%,1956年为19.3%,1978年为3.3%,1989年为47.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1953年至1956年,银行资金使用与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每年增长1.4%,而1956年至1978年仅为0.63%。这些数据比较表明,1956年至1978年后的计划经济大大减缓了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国经济的货币化速度。与1978年至1989年的年均1.4%增长率相比,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严重非货币化,阻碍了经济发展。1956年后的财政分配控制了企业发展所需的实际货币需求。一方面限制了经济货币化,另一方面限制了经济发展,表现为1956年至1978年的经济发展极其缓慢。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这种情况表现为自1958年以来,国有企业(包括公私合营企业)所需的70%定额流动资金由财政拨付。1959年后,国有农场所需的流动资金由财政统一拨付。1962年后,商业部门由国家分配部分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按当年经济发展情况计算。事实上,它每年都在小幅增加,因此缺乏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此外,扩大延伸投资中的资金沉淀现象普遍存在,限制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货币需求,最终使中国经济货币化道路布满荆棘。适应这种情况,中国财政存款占银行存款的相当大比例。例如,1970年为46.9%,1978年为40.3%。由于财政存款和贷款几乎不计息,大部分货币不参与社会收入的分配,进一步为中国经济设置了人为障碍。
中国经济货币化现状及展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明显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流通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货币投资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以1985年至1993年为例,年均增长率M0为25.41%,M1为19.95%,M2为24.56%,国民生产总值Y为9.54%,物价P仅为9%。根据这些数据分析,自1985年以来,中国货币投资增长率几乎是国民经济实际增长率的三倍,这表明投资的货币不仅满足了国民总产值增长的需要,而且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投资的大部分货币在经济货币化过程中发挥了替代作用。这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的货币作用得到加强,经济货币化正在深化。根据一些国内学者的评估,自1985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约为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1%。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同时,合理的货币供应略高于2%。从这种情况来看,中国的货币化明显高于往年,表明中国已逐渐进入货币经济的深度阶段。
在货币化过程中,由于货币的非市场化因素普遍存在,货币并不完全等同于实物资产的收益率。相关专家估计,中国专业或政策性银行占资本市场的80%以上,其中按市场原则经营的货币仅为40%左右,低于成熟货币经济的要求。此外,根据1993年《中国经济年鉴》的相关数据,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9.18%,而一年期流动资本贷款利率为9.36%。基础设施贷款几乎等同于存款利率,而粮、棉、油、外贸出口收购贷款利率低于存款利率,仅为8.46%。在一些经济货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1991年美国存贷款利率分别为5.84%和8.46%,德国存贷款利率分别为7.62%和12.46%。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表明货币作为一种社会资产,参与了社会收入的平均分配,表现出成熟的货币经济特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贷利率较差,可以说相对平稳,货币经济的特点越来越明显。然而,由于坏账现象相对普遍,相当一部分货币资产没有获得社会收入。例如,在经济活动中,固定资产投资的任意扩大导致了社会对货币资产形式的忽视,导致了无论利率如何争取贷款的现象。
从根本上说,这一现象的出现仍然是由于中国经济虽然货币交易量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但在一定程度上,货币并没有反映出真正的价值,也没有参与社会收入的分配。因此,货币交易量与中国经济的价格关系并不密切。这也表明,中国经济仍处于货币化不高的阶段,离成熟的货币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中国目前的经济货币化状况在改革开放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经济货币化必将加深,使中国经济进入成熟的货币经济时代。从中国经济普遍存在的资本紧张情况也可以看出,经济货币化中的经济实体已经提出了货币经济深化的要求,表明尽管存在许多困难,但中国经济货币化正在深化,已成为金融市场化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经济货币市场化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