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导致不同的发展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当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时,我们开始改革开放。其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对此,党的文件明确阐述,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没有经济发展,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标,因此我们强调发展。毫无疑问,这里的发展是改善人民福祉的手段。如果我们始终从这种理解出发,我们将拒绝片面追求GDP,拒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拒绝一切有利于简单增长但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想法和手段,因为这一切都与改善人民福祉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协调。正是由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我们无意识地将增长本身演变为目的。
因此,以GDP为标志的评价标准出现了环境污染、经济增长质量低、花钱购买速度等问题。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在第一个发展国家讨论过了。1973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的《经济学与公共目标》是一部至今仍具有现实感的杰作。这本书明确指出,经济学应该关心人和社会公共目标。加尔布雷斯批评说:在正统经济理论中,受正统理论和普通公民思想的影响,经济增长已成为不可动摇的目标和信念。无论如何,它不应该阻碍经济增长已成为一把伞,覆盖了许多不好的事情和做法。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注,而对事物的关注超过了对人的关注。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负面后果。加尔布雷斯应该将对人的关注转移到对公共目标的关注。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问题,不突出公共目标,任何旨在缓解社会矛盾的政策都将毫无用处。
经济学之所以如此关注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因为偏差在这个问题上很常见。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观点上,真正认识到经济发展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坚持从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选择发展手段和路径。所有不利于资源节约和改善人民福祉的思想和措施都要坚决摒弃。经济发展既要重视外需的拉动,又要重视内需的拉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像许多国家一样,我们追求古老的重商主义政策,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大大提高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这些都应该得到肯定。但是,一旦对外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就会产生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情况:1。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极大影响。例如,从2004年到2007年,世界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很大,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缓,这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2.由于外部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上游产品,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进口通胀将增加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3.巨大的贸易顺差会导致流动性过剩,也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4.国际贸易逆差的国家将要求保持国家货币升值的顺差,以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
例如,目前,美国一方面贬值美元,另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增加了出口的难度。我们需要启动国内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但一段时间以来,财政收入和工业利润的分配使国内需求不足,拉动力有限。大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中小国。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深入指出:中国幅员辽阔,居民众多,气候多样。因此,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产品,各省的大部分水运都非常方便。因此,仅仅这个广阔的国内市场就可以支持大量的制造业,并允许可观的分工程度。如果能够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地方的市场,那么更广泛的国外贸易将大大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其制造业的生产力。面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可以感受到斯密的现实意义。我们不否认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极端重要性,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国内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国内市场广阔,忽视国内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一旦忽视国内需求,过度依赖对外贸易,当世界经济剧烈波动时,我们将非常被动。为了有效启动国内需求,首先,国民收入分配应适当转移到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