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撤资。
跨国公司的撤资实际上是随着投资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说是外商和东道国相互选择的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更为常见;对中国来说,撤资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如1998年法国标致撤资广州汽车公司、惠而浦从北京雪花冰箱厂撤资等,当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外商在中国的撤资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如表1所示,2009年外商在中国的撤资清算流出同比增长143%,掀起了后危机时代的撤资浪潮。
除了从国家层面了解外商在中国的撤资趋势外,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行业角度研究外商的撤资趋势,因为事实上,不同行业外商撤资的动态轨迹仍有很大差异。
制造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中国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引进外资也是最大的,多年来占全国FDI的50%以上。然而,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对FDI的吸收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山东、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等地出现的撤资潮现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表明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外商撤资压力。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1月至11月,制造业减资和全额撤资的比例分别占全国减资总额的70.4%和60.3%。据2009年报道,据统计,日本企业从中国撤资的72%集中在制造业。
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撤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撤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其中,2003年至2007年,206家非法撤离青岛的韩国企业中,超过50%是中小企业,其中22%是服装制鞋企业,31%是工艺品企业,31%是从事皮革和箱包生产的企业,其中大部分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二是突出了新的高风险产业形式,俗称便携式产业。例如,撤资中国的日本企业主要以产业形式为主。具有产业竞争激烈、产业流动性强、退出成本低、撤资速度快等特点,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
(2)商业领域撤资动态。
所谓商业领域,一般是指商品经营(批发、零售等)、佣金代理和特许经营行业。目前,该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行业。经过2001年底至2004年底的逐步开放阶段,中国商业领域自2004年12月11日起全面对外开放,取消了外商投资零售领域对股权、地区和数量的限制。2005年以后,外资企业进入了中国商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全球零售巨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商业领域的外商投资撤资倾向不是很大,但最近,全球3C连锁零售巨头百思购买中国上海公司突然宣传关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百思购买全球总部网站宣布将关闭中国所有9家门店和上海零售总部。这是否意味着百思购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还有待观察。至于2010年3月,家乐福宣布大连新华绿洲店正式关闭,西安小寨店也于7月关闭。笔者认为,对中国经济没有很大影响,制造业等行业也不会出现羊群效应。
(3)金融业撤资动态。
除上述两个行业外,自2008年以来,许多海外银行已从中国国内银行撤资,中国银行业的撤资趋势也必须引起关注。其中,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金融机构,相当一部分未能真正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长期合作伙伴,并选择在三年的锁定期撤资。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自2005年10月27日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以来,已与多家外国银行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根据《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年度报告》,2005年6月17日,银行与美国银行正式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并于7月1日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根据协议,美国银行主要在零售业务、信息技术和电子银行、全球资本服务、金融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为中国建设银行提供技术援助。亚洲金融控股的战略援助范围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资本交易、业务、中小企业和国际融资等领域。其中,他们购买的中国建设银行股票有三年的限售期。然而,在2007年底取消限售期后,淡马锡出售了中国建设银行H股2.8亿股。随后,其他已到期的外国银行也取消了与中国银行的合作。如表2所示,外国银行的撤资旋风突然吹起。
除了扮演合作伙伴身份的外国银行在2008年大规模撤资外,他们还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由于设立分行要求的资本过高,无法经营人民币业务,大多数银行现在准备放弃外商身份,选择设立国内法人机构作为替代品。根据普化永道5月份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已有30多家外资银行设立了法人机构。虽然设立国内法人机构可以给外资银行更多的机会入市场进行产品开发,但他们认为2011年很难满足75%的存款和贷款比例。
与商业领域的全面开放政策不同,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开放业务仍有一定的限制。此外,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强劲发展趋势,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前景仍然令人担忧。但目前,没有集体大规模撤资,这也表明外商对中国未来市场的发展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