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财经论文

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定位

经济增长率从高速下降到中高速,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也面临着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财政新的定位,即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财政在国家治理中地位的提高是财政新常态的集中体现。在收入方面,实行结构性减税,注重规范非税收入,减少收费项目,包括“营改增”改革、非税收改革、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在支出方面,首先要求政府“减肥”,表现在行政资金的减少上,其次是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特别是“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了一系列改善社会保障的部署:实施国家保险计划,实现全国职工基本养老金统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重病保险制度,全面推进综合医院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定位


1. 财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市场失败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缺陷和不足,金融的主要作用是市场失败。如果市场不能有效解决,就需要金融发挥作用。在市场经济下,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成员无法获得必要的日用品,需要社会保障来解决。由于社会保障的巨大需求,最终只能来自国民收入,即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同时,社会保障工作涉及面广,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无法完全提供。因此,为了保证需求,国家财政只能参与资金的分配,然后财政才能在社会保障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企业和个人有三个重要的责任主体。财政起着主导作用,代表政府发挥宏观管理作用。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对完善社会保障缺乏热情;个人只履行缴费义务,不能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导作用。因此,财政自然在社会保障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只是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承担全部责任。特别是在新常态下,要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主导作用,管好真正应该管好的事情,负好责任尤为重要。


2. 金融是社会保障基金运作的桥梁和纽带


财政的一个重要和基本功能是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后续运作。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是财政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资金的来源和下落如何,整个资金的运作都不能缺乏财政。收取的社会保障费用通过财政预算分配给有关部门,以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同时,财政还在监督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建立财政专户、实施收支管理模式等。这些都反映了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运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  财政是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支撑


社会保障制度的高效运行离不开财政定期预算的财政支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财政补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60岁以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的部分,也由政府财政补贴;参加养老保险前,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视同缴费的部分也由财政支付。二是中央财政拨款设立的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和调整。2007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总支出5447.1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0.94%。2012年,财政社会保障总支出12541.79亿元,到2015年,财政社会保障总支出1901亿元。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不断增加,说明了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