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训练项目情况总结
本次创新培训项目以“乳酸菌对高脂SD大鼠模型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为主题,成员为5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和1名导师。近几十年来,与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证实,乳酸菌可能与胆固醇代谢有关,但国内外研究尚未得出确切结论。乳酸菌作为人体肠道的正常益生菌,可以参与广泛的生化反应,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和药物的代谢。目前,只有部分乳酸菌株表现出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如嗜酸乳杆菌(ATCC43121)[6]、罗伊士乳杆菌(CRL1098)[5]、鼠李糖乳杆菌(ATCC7469)[6]等,但乳酸菌株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有必要探讨各种乳酸菌株与胆固醇代谢的关系,对降低血脂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项目实验组大鼠(即高脂饲料喂养+乳酸菌干预)首先用文献改良配方配制的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高脂SD大鼠模型,然后用市场上销售的乳酸菌酸奶发酵剂中的两种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人工干预其灌胃,观察干预前后两种菌株对大鼠血清胆固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C)代谢指标变化,设置对照组(即正常饲料喂养+无乳酸菌干预)和高脂肪模型组(即高脂肪饲料喂养+无乳酸菌干预),旨在探索两种乳酸菌是否具有降血脂作用,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思考整个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意义
2.1创新培训项目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
“严谨”“求实”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优良品质。这个大学生创新培训项目,让我们有幸参与到具体的科研工作中来,也体会到了酸甜苦辣。五名项目组成员都是第一次接触动物实验,难免有些匆忙。实验中需要抽大鼠尾静脉血,然后将全血分离清除。由于SD大鼠体积巨大,来回挣扎时容易导致全血溶血;这个时候,已经溶血的血是弃还是留都成了问题。最后,为了实验数据的严谨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我们选择重新取血溶血标本的大鼠。要想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是必不可少的,每个项目组成员都需要认真对待实验的每一个细节。严谨的态度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项目组的每一位成员负责。在目前的大学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在学生中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实验项目,实际操作中发现“困难重重”,存在各种“错误”。“困难”和“错误”的背后反映了研究态度不严谨,这是科学研究的禁忌。
2.2创新训练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该项目不仅要求我们有严谨、现实的科研态度,良好的科研能力,而且要求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实验技能。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培训项目,将书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实践能力。首先,在实验的早期阶段,需要从图书馆和网络数据库中收集数据,因此需要具备文献检索、信息整理和筛选的能力。其次,实验中使用的每一种仪器都有其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在使用这些仪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复习了理论知识,而且锻炼了实践能力。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情况,总结了以下实验技能或经验:①实验测定结果至少重复三次,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实际实验中只测量一次,后来发现部分数据为负,最终导致数据缺失);②“当天结束”,有一次我们懒得留下一个数据,因为我们完成实验太晚了,没有计算。结果,在第二次计算中,我们发现上一个数据有问题,但样本已经倒置,无法再次测量;③在实验过程中,大鼠标记容易脱落,补充标记时可能出现错误,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有效的动物标记方法。
2.3创新训练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与传统的大学课堂相比,创新培训项目更具探究性,要求我们具有严谨现实的科研态度、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更高的自学标准。在申请项目开始时,我们小组开展了5-6次集体会议,在图书馆查阅期刊、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在这些会议中,我们逐渐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实验期间,每周举行一次交流会,总结一周的收入、理解和感受。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实验能力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不断提高。此外,咨询老师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很难完全理解文献中各实验步骤的意义和做法。以本实验为例,实验初期预实验所需的“平板涂层”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后期实验数据分析方法,都是在导师的帮助下,将数学统计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我们的科研实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行。除了老师,师兄师姐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2.4创新训练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与实验课程相比,创新培训项目更长期。对于只能抓住业余时间做实验的大学生来说,显然不可能所有的项目成员都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因此,团队合作尤为重要。以我们的项目为例,饲养动物至少需要两个月,而我们需要饲养3箱SD大鼠,每天更换垫料,添加饲料和饮用水。不可能每次都去整个小组。因此,我们安排了一个值班表,每天都有相应的人值班。高度的团队精神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遗漏和错误。经过后期的协商,我们最终确定了“分组行动,合作完成”的行动计划。为确保各小组成员掌握实验过程,我们安排已完成具体操作的小组召开专题报告会,努力使项目组全体成员对实验的各部分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5创新训练项目提高了学生对生命的敬畏
在这个创新项目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与饲养的SD大鼠有着浓厚的感情。当实验结束时需要处死大鼠时,每个人都无法忍受。对生命的敬畏意识悄然成为项目组必备的意识。导师经常告诉我们动物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动物、爱护动物、保证动物实验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ing)。做动物实验要有敬畏之心,要始终保持科研人员对生命的敬畏和敬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