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4年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包括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影像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医学等专业,发放调查表277份,回收277份。其中男孩129人,女孩174人。

1.2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教学设置、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调查时间为学生集中上课时间,向学生发放问卷,并告知学生填写的注意事项。问卷按班级回收后检查。使用Epidata3.1双轨输入数据,再用双轨输入数据,再用双轨输入数据,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

2结果

2.1.学生对卫生课程的认知

257人(84.8%)认为有必要学习卫生课程,36人(11.9%)表示必要性一般,10人(3.3%)认为没有必要。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260人/85.8%),9人(3.0%)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没有帮助,34人(11.2%)感到困惑。274人(90.4%)表示,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深化预防为主的概念,12人(4.0%)认为不能帮助深化预防为主的概念,17人(5.6%)表示不清楚。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课程的熟悉程度呈正相关。

2.2.学生对理论课的评价

现阶段,本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教材。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共15章,72小时。学生普遍认为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的重要性较低。男生把食物与健康、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职业环境与健康放在前三位,女生把职业环境与健康、食物与健康、生活环境与健康放在前三位。128人(42.3%)认为本课程与临床紧密结合,147人(48.5%)认为一般,28人(9.3%)认为不紧。在课程内容设置和课时设置上,75.9%(230人)的学生认为每章内容设置基本合理,20.8%(63人)的学生持一般态度,3.3%(10人)的学生认为设置不合理。74.9%(227人)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基本合理,19.1%(58人)的学生认为一般,6%(18人)的学生认为不合理。

2.3.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评价

本课程相关实验课程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包括饮用水消毒、饮食调查设计、职业中毒案例分析、统计计算机实验。217名被调查学生(71.6%)认为有必要开设实验课,53人(17.5%)持一般态度,33人(10.9%)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实验课。268人(89.5%)认为实验课可以促进理论课的学习和掌握,31人(10.2%)认为促进作用一般,4人(1.3%)认为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习无关。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饮用水消毒最感兴趣,占71.6%,对计算机实验最感兴趣,占47.5%。男女生意见一致,结果具有统计意义(χ2=38.960,P<0.001)。在课程内容设置和课时设置上,212人(70.0%)认为教学内容设置合理,91人(30.0%)认为不合理。205人(67.6%)认为课时安排比较合理,98人(32.4%)认为不合理。

2.其他教学及实验仪器设备满意度

调查显示,44.2%(134人)的学生比较满意,35.3%(107人)的学生认为一般,20.5%(62人)的学生不满意。根据图书资料和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56.1%(170人)的学生认为更好,39.3%(119人)的学生认为一般,4.6%(14人)的学生认为不好。教师整体满意度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247人/81.5%)比较满意,少数学生明确表示不满(9人/2.9%)。2.6%的学生课后主动与老师就专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或其他学术讨论,6.6%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提问,6.6%的学生请老师讲解难点,53.3%的学生只在考前回答问题,37.2%的学生没有与老师沟通。

3讨论

21世纪医学的第一个新目标是“预防疾病和损害,促进和维持健康”[3]。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还要了解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因此,及时调整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为临床医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对疾病预防至关重要[4-5]。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临床医学生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逐步建立和加强预防意识,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仍有待提高。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的卫生教材是预防医学三大卫生的综合体,内容复杂,与临床知识脱节,是学生缺乏学科兴趣的重要原因。预防医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容忽视[6-7]。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对每一章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性别也有差异。有学生反映每一章难度不同,课时安排不合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适当调整教学安排,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黑板教学和PPT教学支持率较高,与国内调查结果相似[8],表明这两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此外,适当增加视频或案例,拓展课外知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消毒最感兴趣,对难度较大、与生活相关性较弱的统计实验最感兴趣,表明学生倾向于用生活的实用性来评价,缺乏科研思维。对此,将PBL模式和导师制引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9]。调查还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广泛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10]。教学设备、仪器、教材等的缺乏和滞后,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11]。学校需要增加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投资,准备和建设相关书籍和数据库,积极扩大相关教学基地或场所,使学生学习先进设备和优化技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