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外科人文关怀教育战略
1.多模式融入人文教育
在传统医学知识的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考虑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医学生的实践需求得不到满足,只学习伦理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应在外科教学中进行更多的人文教育,以提高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学科的理解和临床实践工作中的思维能力。[4]在医学生培训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实际教育案例,在视觉上震撼学生。课后主动了解医学人文新闻及相关信息。
2.建立多系统考核体系
评价体系的核心主要反映了医学人文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据外科临床实习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患者评价,制定符合学生人文精神的评价量表,鼓励学生加强与患者的互动,多同理心,从两个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3.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在外科临床教育中,要渗透医学人文,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对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制度有良好的认识,规范学生在医院相关单位的言行,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因此,在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之前,要向学生明确解释医院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为学生在医院单位培养医学人文素质铺平道路。教师应在遵循医院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前提下,设计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了解医学人文素质。比如教师在外科临床医学人文教育中需要患者的配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让整个教学过程都能暴露在患者面前。此外,还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考虑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4.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在外科临床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独立学习。即使没有老师的监督和陪同,学生也可以配合与患者沟通,从而提高学生对人文的认识,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实践工作中。一般来说,在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规划,合理分配人员。这就要求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资源的实际情况,根据外科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划分,更好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此外,教师还应在医学人文素质的前提下安排学习作业,如如何与患者互动,如何稳定家庭情绪状态等,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体验医学人文实践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5.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学能力
外科临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外科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外科临床教育的成果。因此,只有教师真正掌握医学人文的含义,将医学人文落实到教育工作和实践中,才能将医学人文与外科临床教育相结合,促进教师以身作则,顺利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一般来说,学校要想进一步提高外科临床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从培训目标的角度看,需要对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教授医患沟通技巧和医学德育时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处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遇到的医学人文问题;从教师评价的实际工作可以看出,教师评价可以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自身临床实践中的医学人文素质。[6]进而更有效地发现外科临床医生的专业素质、医学人文素质和教学能力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引导教师优化。
6.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外科教学是一项严谨复杂的工程。外科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加强对临床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合理的临床思维能力;极其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医学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在医疗工作中,全面突出尊重人性和关怀。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文化,医生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病人的尊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