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生化反应是医学检验的重要基础

医疗器械专业是反映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医疗器械产品也是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综合高新技术应用的产品1。与其他医疗器械不同,医学检测仪器是一种使用患者体液或离体组织与生化试剂反应后进行检测的仪器。医学检测仪器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临床基础检测技术的初步知识。因此,生物化学作为检测技术的基础和主导课程,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1.生物化学教学的现状

1.1全国首家

2009年,上海医疗器械学院前身之一的上海医疗器械学院率先开设了全国医学检验仪器管理与维护专业。然而,由于它是第一个,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缺乏直接从其他学校学习的经验。

1.2开设生物化学课程的必要性

生化反应是医学检验的重要基础。检验医师和技术人员应掌握医学检验仪器的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生化反应原理和检验数据的解释。作为医学检验仪器专业的学生,他们不必像检验技术和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那样掌握上述知识和技能,但他们也应该掌握机械和电子以外的某些医学检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今后从事检验仪器的维护、设计和与检验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沟通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开设生物化学课程,作为基础检验技术的试点课程,介绍相关的生物化学,特别是生物化学。

1.3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课程对整个医疗器械专业关注不够。大多数医疗器械专业倾向于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相应的电子、信息、机械、数学基础课程,而生物、化学课程很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全国高职院校医疗器械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没有生物化学(或其他生物化学)教材。首先,作为培养医疗器械专业人才最齐全的高校,我校以往所有医疗器械专业仅在临床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生物化学。其次,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生物化学具有抽象难懂、内容复杂的特点,是医学院学生最难的课程之一。特别是对于医疗器械(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缺乏为该专业量身定制的教材2。第三,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极为突出。由于总学时的限制,生物化学课程分配的学时不多,只有24学时的理论课和8学时的实践课。同时,普通化学3和有机化学4缺乏普通医学生或生物学生的主导课程,也使得在教学中需要分配一定的学时来补充相关内容。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内容极其丰富。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变得相当困难和重要。

2.教学实践采取的措施

2.1因材施教选择教学内容

医学检验仪器专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检验技术知识,生物化学是作为基础检验技术的先导课程开设的。因此,我们把与检验技术相关的内容作为教授的重点。因此,我们注重与检验技术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化学、酶化学和核酸化学,并适当补充了溶液理论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相关内容。

2.2合理选择教材

在比较多本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潘文干主编的《生物化学(第6版)》5作为教材(后来使用了该书的第7版,由何旭辉主编6)。教材的特点是内容完整,讲解详细,有一定的临床案例,但仍面临教材内容多、讲解内容少的弊端。

2.3编制习题

根据教材配套参考书7和国外知名教材8翻译的部分课后练习,我们编制了一套有一定数量和难度的练习。一些同事可能认为做练习似乎更像是中学的教学方法,大学生应该多小组讨论,在舞台上演讲,写小论文。事实上,在大学的低年级,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他们的基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大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大学学习,在基础相对可靠后提出更高的要求。

2.4建设课程网站,鼓励自主学习

我们利用学校的在线课程资源,建立了课程网站,在线课件和练习,并开设了问答部分。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下载相关资源自学,并通过问答部分向老师提问。同时,教师还开放固定的办公时间,鼓励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2.5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即使学时少,我们也没有放弃实验训练教学。我们选择了它。“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作为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培训,选择了“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作为定性分析的培训。并要求学生掌握移液器、分析平衡、纯水机等实验室通用仪器的使用。在没有特殊生物化学培训室的情况下,我们建立了生物化学培训室和医学检验仪器培训室。从反馈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实验培训的参与和掌握程度相对较高。大量的理论知识,在培训课程中充分掌握,也为掌握后续课程的基本测试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