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医学论文

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出院后康复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Harris评分及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GDS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及自我管理能,改善心理状况,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出院后康复;延续性护理;应用价值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多伴有骨质疏松,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但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术后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内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进程,给患者的术后生活带来不利影响[1]。本研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确保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能够获得连续性及协作性护理,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6.5±3.6)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7.1±3.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标准,采用手术PFNA内固定治疗,年龄≥60岁,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者、有严重认知障碍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病情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建立延续性护理档案。由1名高年资护士携带1名责任护士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建立患者的病历资料,内容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疾病类型、手术方法、住院时间、合并疾病、术后并发症情况、联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等。②制定护理计划。确定每个患者的家庭探视或电话访谈时间,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健康教育的形式以及功能锻炼计划,保证延续性护理方案的科学合理,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使康复护理顺利从医院延伸至家庭[2]。③延续性康复训练。患者出院后,每隔2周家庭访视1次,根据患者肢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督促患者积极锻炼,并对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专业解答;根据不同时期的康复水平,建立一套康复运动体操,指导患者自行在家训练;了解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及执行情况,对训练良好者给予表扬,对训练不积极者提出建议,告知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检查患肢恢复情况,观察有无下肢肿胀、皮温变化等,注意预防并发症[3]。每周进行1次电话访谈,注意态度的亲切和蔼,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自觉性[4]。④延续性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给予健康知识讲解,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饮食、生活方式及合并疾病健康指导,督促患者按时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提高治疗依从性;鼓励患者根据病情康复情况进行自我生活能力的训练,督促患者有意识的进行自我管理,提升生活质量;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安慰和疏导,通过科学的讲解和逻辑性的引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提升康复治疗的信心[5-6]。

1.3观察指标:护理3个月后,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BI指数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自制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价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佳;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慢、周期长,患肢训练的积极性及有效性也不及年轻患者,使得护理难度加大,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延续性护理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获得不同水平的连续性护理,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可随时发现训练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同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逐步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7]。因此,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老年患者的康复积极性,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合理分配了卫生资源,减少了患者因髋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发生并发症或病情复发而再次入院;再者,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身心得到照顾,获得心理支持,促进病情的康复[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Harris评分及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GDS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出院后行延续性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跟踪访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既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又防止过度活动对患者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满足了患者个性化的护理需求,充分体现了现代新型护理理念,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确切,能切实提升康复训练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对预后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伟娜,王艳明,杨晶晶等.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6,22(11):1904-1906

[2]葛向煜.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耽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1-64

[3]江丽霞.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1):3316-3318

[4]陈海云.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护理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10

[5]陈敏.延伸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7):1-2

[6]郭晓萱.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7):70-72

[7]王茜.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实践[J].当代医学,2015,21(17):105-106

[8]汪惠华.补骨止痛方配合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3):131-133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