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文艺论文

梁山伯和祝英台爱情故事

每个民族对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纯洁美丽.坚定不移的感情是每个民族追求向往的最高境界,因此,每个民族都有其纯爱的典范。汉民族有“梁山伯和祝英台”阿拉伯民族有阿拉伯民族的故事“盖斯与莱拉”西方民族有故事“罗密欧和朱丽叶”故事,这三个爱情故事是关于年轻男女不能结合爱情,自杀死亡,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题目,纯粹的殉情,传播在民间,是各民族集体无意识心理积累和记忆的结果。经过文人的创作,他跳出了民间文学的范畴,进入了纯文学的历史领域,在各自的文化圈中熠熠生辉。本文是中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埃及诗剧《莱拉的痴情人》.英国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重新放置在其诞生的文化土壤中,进行多层次的探索和观察,对中国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探索和观察.阿.在西方三种文化体系中,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进行跟踪和追溯,对三种文本中受其影响的悲剧人物在爱情表达中的.对爱情的态度和为了捍卫爱情而采取的行动有什么不同,希望对三国的文化特征有所把握。

同工之妙

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戏剧作品来自民间传说。经过剧作家的再创作,他们终于成为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典范,并在不同的文化圈中广泛传播。例如,中国剧作家徐进整理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埃及剧作家艾哈迈德·邵基的诗剧《莱拉的痴情人》.英国威廉·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徐剧.邵剧和莎剧。这三部爱情悲剧,无论从母题来源来源。.基本情节.思想题目有许多相似之处。

1.母题来源:三部爱情悲剧都取自民族民间爱情故事,经剧作家手中的再创作成为典型的纯殉情。

梁山伯和祝英台”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江南广为流传。它最早出现在东晋。如果从唐代张读《宣室志》记载的梁祝故事开始,记录下来.扩编梁祝故事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尤其是被改编成戏曲上演后,梁祝的形象活跃在不同剧种的舞台上,成为传统剧目。有些唱段更受欢迎,不断背诵。现在流传的剧本是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口述,由剧作家徐进等整理而成的。越剧《梁山伯和祝英台》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本文便是采用此版本。梁祝的故事虽诞生于中国,却广泛流传于属于中国文化圈的国度中。

“盖斯与莱拉”阿拉伯国家妇女儿童都知道爱情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公元10世纪,阿拉伯著名文史学家艾布·法尔吉·伊斯法哈尼在《诗歌集成》中正式收录了这个故事。埃及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艾哈迈德·邵基(1868-1932)是根据《诗歌集成》中的素材,于1931年写了著名的诗剧《莱拉的痴情人》。邵基出生于贵族家庭,早年在法国留学。曾经被埃及总督宠坏,成为宫廷诗人。流放是因为诗中对英国殖民者的怨恨。他创作了大量充满爱国热情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精神的诗篇,收录在《邵基诗集》(四卷)中。他的诗是独一无二的,享受着它“诗王”的美名。晚年,他专注于诗歌创作,写了六部诗歌,其中大部分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和埃及人民的悲剧,为阿拉伯诗歌奠定了基础。“盖斯与莱拉”这个故事起源于阿拉伯国家,在伊斯兰文化圈广泛流传,并借助12世纪波斯大诗人尼扎米(1141-1203)《莱拉和马杰侬》著称,并以此为辐射核心进入欧洲。“在阿拉伯文学中,马杰侬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典型。凡是因为爱而变成神魂颠倒.失去理智.或者为爱而殉情,人们称他为马杰侬”[1]。

“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个故事起源于5世纪的希腊传说,原本是一部小说。亚瑟,1562年的英国诗人·布鲁克据此传说写了一首长篇叙事诗《罗密欧和朱丽叶哀史》,故事便传入英国,在欧洲大陆传播甚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根据这首长诗在1594-1595年间写成《罗密欧和朱丽叶》剧本,这是莎翁三部爱情悲剧中第一部。此剧从16世纪上演以来,经久不衰,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拍成电影近20部,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2.基本情节:三部爱情悲剧的基本情节相似:一对年轻男女自由相爱;他们的爱情潜伏着危机;男方向女方求婚被拒绝;在此期间,善良的人从中得到了帮助;这个女人的家人仍然违背了女人的意愿,把她嫁给了别人;一方死了,另一方在坟墓前为她殉情。

徐剧中,朱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学习。途中,她遇到了也去学习的梁山伯。她彼此印象很好,所以她在草桥上崇拜金兰。三年的同学生活让朱英台对梁山伯有了深厚的感情,但梁山伯竞不知道自己是女儿。“十八相送”聪明的祝英台用巧妙的比喻向梁暗示了她的爱。善良的梁山伯仍然没有看穿她祝福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是梁祝爱情潜伏的危机。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男女不能相对独处。女人要守护闺房,不能混在男人群里。婚姻需要父母的命令和媒人的话语,不能私下订婚一辈子。朱英台曾请师母做媒,梁山伯的父母不能向朱家求婚。朱父亲不顾女儿的反对,只是把他许可给了马家。梁山伯对此感到失望,相思成了疾病,回到了西方。朱英台听后,到梁冢前失声哀悼,突然墓裂,朱投而死。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