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当今中国文艺学界盛行的质疑、否定甚至批判科学技术的思潮,笔者认为应该回到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中去,在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下探讨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这一视角可以将我们引导到对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辩证关系的深入探讨中,这一辩证关系是探讨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这一视角也有利于我们把科学技术以及它们在艺术生产中的具体体现技术、技巧、手段、方法等凸显出来,使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关注。通过这样的探讨,我们得出马克思对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关系的较为辩证的看法: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可能在局部上、短期内、表面上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但是在长远上、整体上、根本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存在着统一、和谐、共生的一面,而且这在文学艺术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相应地,现代科技也对文学艺术主要地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并且推动这一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实现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当前,中国文艺学界存在着质疑、否定甚至是批判科学技术的思潮,认为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文学艺术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了作家、艺术家创作水平的下降,甚至造成了文学艺术从整体上走向衰落。那么这样的观点是否成立,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是否就是一种差异、矛盾、冲突,甚至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事实上,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就关注过这个问题,并对这个问题做出过精辟的论述。之所以基于马克思的立场研究此问题,是因为“马克思活在现时代”[1](P78-86)。如今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重回马克思的立场,对马克思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关系的论述做出全面的总结、概括与提炼,寻找与发现他对这一问题的基本态度,然后针对当今中国的文艺现实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冷静的分析,从而在这一问题上发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声音。而要探究马克思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基本看法,离不开他的艺术生产理论。这一理论占据着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核心位置,马克思从这一视角出发来考察和评论文学艺术,考察和评论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关系,从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基本判断。从艺术生产论的理论框架出发,马克思认为,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可能在局部上、短期内、表面上存在着差异、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从长远上、整体上、根本上看,现代科技对文学艺术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方面是总体性的、主要的、根本的,值得我们积极倡导。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及其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凸显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艺术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不同于非生产劳动的生产劳动。只有弄清楚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才能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艺术生产,进而深人理解艺术生产中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生产劳动不仅仅是一般性的直接或间接生产财富的过程,它还代表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只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劳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不同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性劳动,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非生产劳动”,因为它只同资本相交换,是一种雇佣劳动,产生剩余价值。而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生产劳动不同资本相交换,而是同收入相交换,不是雇佣劳动,不产生剩余价值,它们不提供用于交换而获取剩余价值的商品,只提供服务,提供特殊使用价值,为有闲的富人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对非生产劳动起决定、支配作用。在资本的推动下,生产劳动在逐步地挤压、侵吞、消灭非生产劳动。
具体到文学艺术领域,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文学艺术创作也逐渐从非生产劳动走向生产劳动,从而变成了一种艺术生产。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也是从是否生产资本、是否创造剩余价值的角度来理解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甚至最远离物质生产的艺术生产,也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生产形式,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劳动”,一种“生产资本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只有当它像物质生产那样创造利润、产生剩余价值的时候,它在资本家那里才获得了存在的权利。作家的劳动之所以是生产劳动、是艺术生产,原因就在于他被资本家所雇佣,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密尔顿创作《失乐园》得到5镑,他是非生产劳动者。相反,为书商提供工厂式劳动的作家,则是生产劳动者。”[2](P432)而且,不提供任何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可供出卖的商品,只提供作为活劳动的服务,劳动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例如演员、音乐家、舞蹈家等表演艺术家为资本家所雇佣,他们的活劳动即服务本身可以被当作商品出卖,从而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对雇佣他们的老板来说他们也是生产劳动者。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演员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们生产戏剧,而是因为他们增加自己老板的财富。”[3](P290)“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用,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唱歌,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2](P432)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以及剩余价值的产生主要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文学艺术领域的生产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十分有限,与物质生产领域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P443)但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艺术生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与各种形式的物质生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相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于是它逐渐成为一种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
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文学艺术创作被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必然使科学技术以及它们在艺术生产中的具体体现技术、技巧、手段、方法等凸显出来,进而使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关注与探讨。其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作家和艺术家作为艺术生产者,往往为资本家所雇佣,为他们生产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机制必然使作家、艺术家受到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唯一目的的资本家的逼迫,千方百计改进和提高自己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水平,以赢得大批艺术产品消费者的青睐,从而使利润或者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有可靠的来源和保证。进而推动他们不断吸收和借鉴物质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更新、发展艺术生产领域的技术或者说手段、技巧、方法,不断提高艺术生产力。在这一艺术生产过程中,科学原理、科学技术及其在艺术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技术、技巧、手段、手法等因素很自然地得到更多的关注,它们日益成为文学艺术产品赢得读者、获取巨额剩余价值的关键。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在资本家强烈的获取剩余价值动机的驱使下,他们试图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变成生产劳动可以生产的东西,可以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机械的方式生产和制造出来。这样一种追求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一切事物的工业生产的态度成了工业社会的人们对待一切的态度,文学艺术也毫不例外地被如此看待。阿多诺就认为,现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们被认为是生产、制造出来的。他指出:“与传统艺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艺术并不掩盖而是强调下列事实:艺术是某种制造和生产出来的东西。由人工制作(thesei)的现代艺术部分已经发展壮大,致使任何消除其制造过程的企图注定终告失败。”[4](P47)这种艺术生产制造的过程是一个分解与重组的过程,是对“经验世界的要素”加以改变,从而生产制造出“更有意味的人工制品”或“人造物”的过程。把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作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必然会使科学技术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技术,或者说手段、技巧、方法等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的那样:“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商品,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制作的世界[game against fabricated nature]。这个世界变得技术化、理性化了。”[5](P97)可以说,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物质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具体到文学艺术领域而言,把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作为一种工业性质的艺术生产制造过程,就是利用科学原理、科学技术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技术,或者说手段技巧、方法等进行加工、制造艺术产品的过程。其结果就是产生了艺术作品这种人工制品,它也是“艺人”的“艺术特技”或绝技的产物,越是认识到这一点,就越能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艺术作品。[4](P319)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艺术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及其在文艺领域中的体现技术、手段、技巧、方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生产或者说文学艺术的影响逐渐增强,使后者的一切都发生了重要变化,甚至可以说,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艺术生产的产生。
二、艺术生产中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在艺术生产视域中,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还得从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谈起。
(一)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认为,和文学艺术一样,工业或者工业的产物,是人类自身劳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它们都体现了感性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指出:“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因为在异化范围内活动的人们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宗教,或者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6](PP.306-307)这充分说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所具有的内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还体现在“艺术之所以是一种生产,还在于它与物质生产具有相似的内在结构”[7](P.334)。那么,在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前提下,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怎么样呢?物质生产是艺术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物质生产从整体上、长远上、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艺术生产,艺术生产在总体上、长远上、根本上需要适应物质生产,艺术生产在物质生产的启发、影响和制约下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随着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都创造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剩余价值。具体来讲,物质生产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决定了“一定的社会结构”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进而决定了不同于中世纪的“人们的观念”、“精神生产的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决定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因此,只有从物质生产的“一定的、历史地发展的和特殊的形式来考察”,才能获得“自己立足的基础”,“理解这种一定社会形态的自由的精神生产”。[8](P.346)因此,要充分理解“精神生产”这一特殊形式的生产劳动以及它和物质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只有深入理解了物质生产“自身的形式”才有可能。[8](P.345)
(二)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内在一致性
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之间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前两者之间关系的内在一致性意味着后两者之间关系的内在一致性。具体说来,就是现代科技从总体上、长远上、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文学艺术,而文学艺术在总体上、长远上、根本上需要适应现代科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高度一致,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这种关系就更加明显。物质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需要,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物质生产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力量的体现。这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早已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论述过。因此,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决定作用也就意味着现代科技对艺术生产或文学艺术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促进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使人类的文化生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为人类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9] (PP.306-307)因此,它也必然推动作为精神生产重要形式的艺术生产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拉斐尔象任何艺术家一样,是被他以前的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社会的组织、他所在地区的劳动分工状况所制约的。”[10](P.80)从另一角度看,艺术生产中所运用的技术或者说技巧、手段、方法和物质生产中所用的工业技术、程序和方法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艺术技巧对艺术生产的重要性恰似劳动工具对物质生产的重要性。”[7](P.334)阿多诺也认为,艺术生产领域所遵循的“技术艺术程序”与工业时代物质生产中的技术程序有内在关联,而资产阶级时代的艺术作品就是一种依靠工艺程序精巧制作的产品。[4](P.382)因此,物质生产中的科学技术体现在艺术生产中,就转化成了文艺领域的科学技术,即文艺生产领域中的技术、技巧、手段、方法等,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体来说,“技巧(technique)是用来表示把握材料的美学术语”,它往往是由科学的方法转化而来,它始终和“商品工艺生产”紧密相关。艺术的生产制作需要技巧,艺术“技巧彰显和突出了艺术是人工制作产品这一事实”。[4](P.336)马克思也指出,科学实际上是劳动者所运用的技艺的母亲,劳动者劳动中运用的技艺,包括艺术劳动者在艺术生产中所运用的技术、技巧等,在根本上都依赖于科学。[2](P.377)
总之,物质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对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技巧、手段、方法等具有决定、制约作用,前者必然推动后者的发展,必然推动艺术的载体、表现手段和形式的更新和内在精神领域的变革,从而推动艺术生产的发展。汪代明指出:“艺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技术,因此技术进步是艺术发展最基本的动力之一。”[11](P.2)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决定、制约着文学艺术中的技术、技巧、手段、方法,进而决定着整个艺术生产,文学艺术也必然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关系的不平衡性
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存在着短期的、局部的、表面上的不平衡关系,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但是在整体上、长远上、根本上存在一致性。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生产出来的“非物质价值”和物质生产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们不受同一规律支配。[8](P.347)这就决定了作为精神生产重要表现形式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决定与依附、支配与从属的关系,或者说一种同步发展的、亦步亦趋的关系,而是存在着不平衡,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这种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虽然在向相同的方向发展,但是两者表现出非同步性发展的特点,即物质生产往往率先发展,艺术生产往往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物质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艺术生产虽然也会随之向前发展,不断进步,但是不会立马显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或者说不平衡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就艺术等等而言,理解这种不平衡还不像理解实际社会关系本身内部的不平衡那样重要和那样困难。”[3](P.51)“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不平衡关系——引者注),就不足为奇了。”[3](PP.51-52)
第二,物质生产和文学艺术表现出了相反方向的变化,物质生产不断向前发展,某些文学艺术门类或形式却发生了倒退的倾向。在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艺术生产都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以此为宗旨的艺术生产同以古典艺术形式创造出来的作品就存在根本的不同,这必然造成整个艺术领域内不同艺术门类或形式之间地位和关系的变化,以古典艺术形式为代表的旧艺术种类逐渐衰落,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宗旨的新兴艺术形式和门类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马克思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3](PP.51-52)因此,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发展可能与某些艺术门类或形式形成尖锐的矛盾,对这些艺术门类或形式形成严重的冲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例如,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8](PP.346-347),从而造成了这些艺术形式的倒退。
第三,物质生产与文学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出相同方向的发展,但是与文学艺术的精神内涵却表现出了反方向的变化,但这只是短暂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即物质生产直接决定和制约着艺术生产,艺术生产必须机械地适应着物质生产。当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其获取剩余价值的能力得到发展,艺术形式也可能得到创新、变革与发展,但是它的精神内涵却不一定随之得到丰富与发展,反而有可能变得单薄与苍白,精神含量日益减少,内在的艺术质量日益下降,正如当下文艺界经常看到的那样。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所包含的内在的精神含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还会重新丰富和发展起来。
第四,物质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而文学艺术并没有发生变化。某些在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古老艺术形式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无法超越的艺术魅力,在古代社会能够为人们所欣赏,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为人们所欣赏,它们包含着永恒的价值,不会因为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变得过时,这也是物质生产和艺术发展之间不平衡关系的重要表现。马克思认为,“希腊艺术和史诗”“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原因在于在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里,在旧的艺术形式里,仍然可以包含着巨大的精神含量,包含着无法超越的艺术魅力,因此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指出:“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固有的性格不是以其纯真性又活跃在儿童的天性中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这种艺术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这种艺术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3](PP.52-53)
(四)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关系的不平衡性
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决定了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也存在着短期的、局部的、表面上的不平衡关系,存在着差异、矛盾和冲突,但是在整体上、长远上、根本上却是一致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关系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虽然都在向相同的方向发展、进步,但是两者的发展、进步却表现出了不平衡性、非同步性,科学技术往往率先发展,而文学艺术的发展往往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从技术与艺术各自的起源看,两者的产生有先有后,技术先于艺术而产生。马立新指出:“从人类原始艺术的发生经历我们毫无疑义地可以断定技术是远远走在艺术的前面的,艺术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2](P.28)并且,总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对艺术的作用才会产生人们看得见的影响,而且有时候这种影响几乎是看不见的。“技术与艺术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同时创造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当然,这种同步性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实际的科技发展史上,技术的进步也不见得每一次都为艺术的发展注人同样巨大的活力。”[12](PP.1-2)文学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它却不是以科学技术的线性方式发展、进步,它的发展进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带有极大的偶发性、或然性、不平衡性。对此,马立新指出:“艺术的繁荣与技术的鼎盛并不天然地成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这一点有些类似价值规律的表现形态,所不同的是在价值规律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是经常发生的。而在艺术发展规律中,艺术发展与技术进步相一致是常态,而不一致却是偶然的。”[12](P.95)马立新等人还对科学技术作用于艺术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技术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一开始总是受实用或者以经济性因素为第一目的的,一般总是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受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思想性(艺术观)和精神性(美学观)的影响从而在小范围内作用于艺术领域,如若受人追捧有人响应(哪怕是反对的声音),然后才会慢慢预热不断扩展自己在艺术领域的作用范围”[12](P.89)
第二,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表现出相反方向的变化,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某些文学艺术的门类或形式却发生了倒退的倾向,甚至是走向衰落。马克思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之间存在着矛盾。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不考虑这些,就会坠人莱辛巧妙地嘲笑过的18世纪法国人的幻想。既然我们在力学等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人,为什么我们不能也创作出自己的史诗来呢?于是出现了《亨利亚德》来代替《伊利亚特》。”[8](PP.346-347)科学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某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必然发展,它也会造成某种旧的文学艺术形式走向衰落。马克思认为,“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同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联系在一起。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发展形式”,改变了包括希腊神话在内的希腊艺术和诗史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社会条件,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改变了人们想象世界的方式,带来了“这样一种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排斥一切对自然的神话态度,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因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与神话无关的幻想”。从而使原有的希腊艺术、希腊史诗等艺术形式走向衰落。正如马克思所说:“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艺术]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走锭精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丘必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阿基里斯能够同火药和铅弹并存吗?或者,《伊利亚特》能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3](PP.52-53)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出了相同方向的发展,但是却与文学艺术的精神内涵表现出了相反方向的变化,但这只是暂时的。具体到当下中国文艺界的现实而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文学艺术更加精于包装,外在形式更加精巧细致、悦人耳目,有利于文学艺术作品高效率地、大批量地生产,从而更好更快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但是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发展与丰富,品质到了提升,也并不意味着艺术生产就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例如,现代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作家的创作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使传统用笔和纸进行的文艺创作普遍地转变为用电脑、键盘的新方式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作品创作、编排、出版、发行的效率,但是文艺创作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否在短期内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涵或者精神品质还很难说,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文艺作品精神内涵或者精神品质的下降。但是从整体上、长远上和根本上来说,作家艺术家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调整,他们将会更加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些新的技术,进而达到自由的创造性运用,从而最终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涵或者精神品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而文学艺术则始终没有大的变化,无所谓倒退与进步。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线性发展的,确定一个正确的道路,不断地积累,通过理清真假对错,抛弃旧的错误的东西,确立新的经得起验证分析的东西,从而不断获得进步;而文学艺术则不然,它依靠的是天生遗传下来的天赋、才能、灵感、独创性,具有不可代替性、不可重复性,没有真假对错之分,不用对旧的文艺形式进行抛弃,它可以在保留旧的文艺形式的前提下创造新的文艺形式。因此,文学艺术不是发展进步的,艺术进步论或艺术进化论是站不住脚的。贡布里希认为:“在艺术中我们不能谈论真正的‘进步’,因为‘在某一个方面有任何收获都可能要由另一个方面的损失去抵消’他在论述15世纪意大利艺术的发展时指出,艺术并不以科学的方式前进:当中世纪画家不理解正确的素描法时,反而能自由地创作出完美的图案;而当他们具备了某种能力以后,原来的最珍贵的天赋也被毁灭了。”[5](P.74)“正因为艺术不是能够以‘进步’来衡量的,所以我们今天仍能从艺术的角度高度赞赏几万年前原始人的绘画、雕刻,却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赞扬10年前已经被取代的发明。”[5](P.74)这种观点从一个侧面论说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但也是有问题的,将导致艺术不可知论的出现,甚至是艺术神秘主义的产生。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出发,在对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充分探讨的基础上,可以得出对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基本看法,即尽管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之间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在短期内、局部上、在表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存在着不平衡性,但是两者之问在整体上、长远上、在根本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存在着统一、和谐、共生的一面,并且这一方面在文学艺术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现代科技决定和制约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无疑对文学艺术主要地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今中国文艺学界有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问题的讨论中,重新探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以及在此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问题,使我们能够更为全面、辩证地认识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文学艺术带来的影响,从而使我们能够克服现代科技作用于文学艺术的狭窄的、局部的、片面的、短视的观点,积极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正向建构,推动文学艺术在新的高科技条件下实现新的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苑华.世界体系视野中的马克思理论——乔万尼•阿瑞吉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M].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阿多诺.美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李公明.奴役与抗争:科学与艺术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朱立元,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1]汪代明.数字媒体与艺术发展[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12]马立新.数字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