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100多万字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萧红曾经说过,文学就是与人类的无知作斗争。穷人和妇女作为外部视角,落在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故事上;作为内部视角,它体现在作者的道德立场、思想和情感倾向上。萧红完全自觉地站在受苦的穷人和妇女一边,暴露权力,抵制男权主义中心社会,指责世界的不公正。然而,当她批评穷人和妇女的无知和残忍时,她愤怒的眼睛充满了怜悯。她清楚地知道穷人和妇女人性劣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她的立场上,她做出了必要的倾斜。她直接介入了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没有距离,也没有创作者所谓的审美观察。她把自己烧在那里。即使是一个女作家,她也可能不会从写作的角度来观察和处理。女性视角的运用需要有意识的女性意识或女权主义意识。例如,虽然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有很多女主角,但她在叙述中冷静地观看,并使用第三只眼睛。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萧红这样既有穷人又有女性视角的双眼可能是唯一的。萧红的自由风格体现在她对社会和生活悲剧的诗意写作上。悲剧靠近她的身体。她的大小作品始终保持着充分的原始激情。萧红的激情无疑与她敏锐的感情有关,其中突出的是痛苦。正是持续的痛苦给她的情绪和情绪带来了痛苦的性质,因此她在颜色、比例、速度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异常的变化。她在自由叙述中将所有这些主观事物重新植入了创造性的世界,从而深化了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生死》。
《生死场》写于1934年。萧红二十多岁时在哈尔滨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1931年,9月18日事件爆发。日本人在大约半年内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作为难民,萧红离开东北,跑向大陆。1934年,萧红和她的伴侣萧军来到青岛。萧军在这里写了《八月的村庄》和《八月的村庄》,这是一部直接写抗日战争活动的小说。萧红在这里写了《生死场》。两本书写完后寄给鲁迅。鲁迅鲁迅。鲁迅非常欣赏。经过不久的曲折,他帮助他们在上海出版。当这本书出版时,萧红和萧军本人已经到达了上海。9月18日事件发生后,中国的社会抗日情绪非常强烈。毫不夸张地说,全国都在关注东北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我们关注作者的独特身份(东北人)、作品的独特区域(东北)和独特的情感氛围(抗日),两部小说被定位为抗日小说,两位年轻作者突然出名,享誉全国。这样,《生死场》就被广泛传播。
笔者认为,《生死场》主要不在于写抗日战争。《生死场》共有七八万字。如果被视为八万字,前三分之二左右的五万字与抗日战争无关。在九·一八前的十年里,大约在1921年左右,东北两个村庄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是如何生病的,他们是如何生病的,他们没有钱去看医生,他们是如何死的,他们是如何贫穷的,他们负担不起孩子,所以他们只能把孩子扔死。他们都写了这样的东西,这是前三分之二的内容。简言之,它是关于人们的生活、老年、疾病和死亡,这反映了萧红最深刻的生活感受。
作为一个难民,萧红逃到了关内。回顾被外国人蹂躏的家乡和比平时更痛苦的家乡,她意识到自己的文学作品应该承担起与当前形势有关的责任,谴责和抱怨日本侵略者,并表达一个担心死亡的人收回家乡的愿望。此外,萧红在学习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受到萧军、舒群和金剑啸的影响。舒群和金剑啸都是共产党员,萧军也是左翼倾向明显的人。他们的影响也会使萧红的创作有时主动接近左联的文学主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她作品中的普通人突然改变了他们的生、老、病、死的过程。日本人占领村庄后,他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个内容:抵制日本人。在写作中,萧红大胆打破了传统的写实方法,采取了一系列相当现代主义的内向碎片化处理方法。她的《生死场》不像现实主义小说那样系统化和戏剧化生活。它们是反完整的,非常随意。彼此之间没有走廊。故事没有中心,没有主角,甚至没有情节。没有一个角色是主导的,主导的力量只在命运的逻辑本身。在《生死场》之后,萧红成为了一位具有鲜明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义倾向的作家。当时,由于民族战争的兴起,国家意识形态进一步加强。政治取代文化,拯救生命取代启蒙,阶级取代人性,宣传取代艺术。在这种上下文的控制下,萧红作品的价值无法充分理解。在文学史教科书中,她书中丰富的人性内容和非主流倾向被掩盖。作为一个存在者,萧红有理由忽视所谓的文学史的存在,而只属于她的文学,它的潜在价值在于:人道主义和自由。她对文学和历史的贡献也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