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组合包容性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基础
(1)中国本土社会的福利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社会福利内容,拓宽了当今适度包容性社会福利发展的思路。
1.古代:《周礼》等文献记载了大量重民、保民、养民、安民的社会福利思想。无论是关于大同理想国家的思想,还是关于儒家慈善、养老、互助贫困邻里的思想,都是社会福利思想的萌芽。
2.现代: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许多思想家通过批判与参考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西社会进行了比较研究,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社会福利研究高潮。康有为设计的大同社会、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等。
3.现代: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理论升华都丰富了社会福利思想。从“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为社会福利理念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指导思想。“组合包容性社会福利”是基于大同社会、人民和人民共享思想的制度理念,是共同富裕和谐社会思想的实践。
(2)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理论
威伦斯基和勒博提出的社会福利类型是直接支持组合包容性社会福利的理论。在福利国家经济危机后的改革中,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社会福利发展理论,探讨了新社会背景下当地社会福利的发展道路。其核心是强调,社会福利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国家的国情。中国在借鉴包容性福利理论的同时,增加了适度的元素,强调适应当地国情和民情,强调社会福利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马克思主义社会需要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福利目标定位是马克思需要满足物质分配原则的具体化,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资源再分配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具体化制度。马克思在设计社会产品分配过程时,将满足需求的社会分配原则纳入分配体系:第一次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第二次按需分配,有需要的人可以根据需要获得资源。虽然马克思没有系统地讨论社会福利制度,但他提出的分配原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建立的,物质应该按需分配。因此,基于需求的社会福利目标定位实际上是马克思按需分配原则的体现。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2007年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的决定是以马克思为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