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电网线损异常排查内容
1.1关口计量现场排查
在农村电网关口测量检查中,关口数量不仅与线路损耗的计算精度有很大关系,而且对线路损耗率有很大影响。当发现电网线路损耗异常时,必须立即使用采集系统进行检查,检查关口表电流、电压和负荷的变化,检查线路损耗和压力损耗,特别是新的测量关口。农村电网关口的测量电压值、电流和负载值进行现场检测,通过表计显示查询数据,与系统数据进行比较,达到有效调查的目的。
1.2用电设备、线路及用户表的设计调查
对农村电网的输电线路进行例行检查,在恶劣天气下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查,检查各种故障,防止漏电和偷电。可以同比检查。由于用户表使用时间长,受用户表和气候影响,电线很可能松动或过载,导致表计烧坏,导致线路损坏异常。维修时,根据数据分析用户当前用电情况,并与过去用电情况进行比较,找出线路损坏的原因。
1.3迁址用户调查
为了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开展配电柜的技术改造。在配电网络中,由于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必须划分变电站的负荷。为避免新旧区域划分不准确,应注意不同区域的区别。
2.农村电网降损增效对策
2.1技术措施
2.1.对公用变压器实施无功补偿
随着我国农村电网的大规模改造升级,大部分地区的变电站都安装了电容器。但由于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电容器装置没有与变压器一起投入电力系统。因此,其功能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对农村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提高电网的传输质量,需要对含有变电站的变压器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以满足电网功率因素的需要。台湾地区以农民用电为主,用户众多,对台湾地区供电质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难以保证农村电网的输电质量,不仅导致线路损失增加,而且导致电网公司经营效率下降。在南方电网中,为了保证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必须在电网中加入一定的电容。对于农村电网中心地区,在其申报装置中,应根据其实际申报容量和用电特性来判断其与用电需求的匹配程度。在5kW以上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系统的无功平衡,需要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式。同时,用户应维护10kW以上的高压电机设备,利用减压装置减少设备启动产生的电流,避免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系统的设备和线路,避免因未补偿用电而影响电压质量。
2.1.22推广应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在电力系统中,有载调压变压器不仅可以调节系统的电压,还可以调节系统的电压。根据季节特点和用电市场情况,合理配置各种负荷,用有载调压变压器调节电压,将空载电量损耗降低5%-10%。南方电网公司应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将当地电网整体升压,从10kV升至35kV,从而将农村线路的功耗降低70%-90%,同时将功率利用率提高20%。
2.1.33变压器容积合理选择
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增加,空载损耗也随之增加。为了减轻电网负荷,需要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切断电网,切断电源后拆除线路,从而达到降低电网负荷的目的。在我国,我国农村电网负荷率较低,但无损耗电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变频器负荷占比高达70%时,电网的电能利用率较高;当负荷低于30%时,可通过母子配变减少系统损失。在变压器负荷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一些负荷比例较高的变压器,应选择综合性能优异的变压器,并与实际运行高峰相联系,选择合适的变压器。考虑到我国农村电力系统的季节性特点,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瞬时、大规模要求,必须准确计算电力系统的二次、三次及以上电力变化。新用户可选择低损耗、节能变压器,合理选择变压器容积。
2.1.4.合理布置输电线路
根据上述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电力公司应合理布局本地区的输电线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农村地区,由于负载密度小,分布相对分散,应根据负载的电流密度和电压损失选择合适的接头,以减少电力损耗和线路压降。由于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主要来自输电线路,因此必须选择电阻小、截面大的电缆。当变截面变大时,应充分考虑进给功率对截面损耗的影响。
2.2管理措施
2.2.加强同业对标工作指标的量化管理
在我国当前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指标的量化管理,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对工作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提高农村电网建设的运行质量和管理效率。如今,随着我国农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要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状况和绩效考核的相关指标,这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健康发展和电力员工的切身责任。因此,在农村电力发展过程中,电力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一步保证农村输电网的正常运行,提高农村电网的服务质量,达到减损增效的目的。
2.2.科学地进行线损管理
我国农村电网在线管理和会计是制定线损指标的关键内容,必须科学管理和计算线损情况,发现农村电网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薄弱环节,更好地减少线损问题,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分析,在当前农村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线损计算的原理和实践,利用科学的信息手段准确计算线损率,要求不同地区的发展和季节特点,建立完善科学的农村指标,科学划分线损指数,在此基础上减少线损指数,进一步优化线损评价方法。
2.2.严格执行会计、抄表、收费分离制度
为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电网规范化管理,要进一步落实会计、抄表、收费分离制度,坚持独立性相对性原则,从源头上进一步减少经济损失,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用户档案,严格规范用户用电情况和安装情况,同时做好销户报停及相关管理工作,对上述数据进行统一核算,对变更用户进行专项检查,防止人为错误,将容错率控制在0.05%以内,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结束语
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今后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用电需求。为了提高农村供电质量,确保用户用电安全,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电力损耗,达到降低损耗、提高效率的目的,必须对线路损耗进行有效管理,明确线路损耗因素,加强功率因素控制,科学制定减少农村电网线路损耗的管理对策,确保农村电网平稳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