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随着盾构机在低空间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地的盾构建设项目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团队从事盾构的应用和维护任务。盾构施工专业团队需要较强的综合技能,人员培训应面向复合人才发展,努力使每个技术工人能够独立承担盾构机的应用、调试、维护、维护等工作。为公司培养更多的复合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促进公司更好地成为先进的技术服务企业。
2行业现状
随着地铁建设、隧道挖掘、地下空间拓展等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盾构机应用于世界各地的项目,而专业盾构机施工人员的增长远低于行业需求。项目数量庞大,专业队伍稀少,容易导致盾构施工任务过重,服务不及时。因此,拥有一支技术能力过硬、技能水平高、掌握核心技术力量的复合型专业盾构施工队伍显然是重中之重
33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措施
3.1.加强制度建设
结合公司盾构事业部的实际情况,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通过制度建设,挖掘和培养人才,提高员工技能,发挥品牌效应,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作用。
3.1.1政策保障
加强政策保障和制度建设。将专业人才培训计划纳入盾构事业部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大力开展培训工作,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同时,突出培训内容的新颖性、培训方法的主题性、培训项目的实用性、培训方法的灵活性、培训目的的针对性,取得实效。根据生产需要、岗位需要、员工意愿和实际情况,明确培训需求,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培训,注重培训过程中数据的积累。
3.1.2建立“大师工作室”平台
精心培育国家级“李吉技能大师工作室”,“李朗焕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一批技能大师的主导作用。“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培训青年技能人员,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技能大师工作室一直在发挥技术攻关作用“先行者”作用。利用工作室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对青年技能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3.1.3创新工作机制
根据施工生产的专业特点,不断提高施工现场专业团队的技术能力。当施工生产任务相对完整时,派遣后备力量到全国各地进行施工现场盾构机进出、车站调整等工作。业余时间,组织团队学习先进的盾构设备管理理念,讨论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疑难疾病,同时进行盾构机的维护、安装和调试。经过两到三年的锻炼,盾构专业团队不仅掌握了盾构机的操作和维护技能,而且能更熟练地拆卸和安装大型盾构机并进行调试。逐步建立了盾构机进出、操作应用、维护、安装调试、车站调整为核心技术工人队伍。
3.2丰富培训渠道
为加快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盾构事业部注重丰富的培养方式,把岗位培养、导师带徒、技能竞赛作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3.2.1岗位培养
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注重岗位培训和培训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措施有五种。
(1)注重培训材料的独立编写,组织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技能人才总结,编写培训材料。编写了《盾构机电路图纸基本分析》、《盾构机故障处理100例》等培训讲义。每年组织技术人员为盾构工程撰写技术总结,汇集技术人员在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理解新经验、新方法、新技能、新经验,编辑成技术论文集,供所有技术人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这些讲义和书籍是编辑经历了许多项目的实际操作,是积累的数据和操作要点分析,通过这些自编教材和手册学习培训,提高维护障碍、盾构操作、施工管理等能力。
(2)将技能培训与运营团队建设相结合,发挥内部培训的作用。各运营团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发挥良好的成长互助作用。
(3)选拔优秀人才参加专业培训、交流学习,开阔视野,增长人才。
(4)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邀请技术大师进行定期培训,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5)搭建“分类学习”平台根据技术人员的不同专业技能水平,制定不同的培训重点,新员工主要是基础知识培训;盾构维护主要是机电液图纸学习和故障排除方法培训;操作司机主要接受地质地质勘察、管片选择、掘进参数控制、盾构施工过程控制等培训;操作队长主要接受施工技术、成本和项目管理能力培训[1]。
3.2.2高师带徒
盾构事业部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导师制度和教学激励机制,一对一安排教师。依托分阶段考核,对师徒提出考核要求,不断深化“导师带徒”工作。盾构事业部实行双导师带徒,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承担导师带徒的任务,认真引导新员工的思想状态,对新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提高归属感,引导新员工更快更好地融入盾构事业部大家庭;现场导师主要负责培养新员工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双导师带徒制度有效提升了专业团队的整体水平,为提升一线青年技术人员技能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3.2.3技能比武
依托立功竞赛和岗位技能竞赛,“以赛带教,以赛代练”积极组织技能人员参与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岗位技能大赛和岗位技能竞赛QC成果征集等活动鼓励技术人员努力学习业务技术,提高岗位技能和岗位操作水平。同时,盾构事业部还可以将技能大赛的成绩和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作为技能人员培训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并将其与员工个人晋升、晋升和待遇相结合[2]。
3.3.完善激励机制
盾构事业部始终关心技能人员素质的提高、技能的提升和激励,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留住高技能人才。
通过高级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团队的选拔,为优秀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在员工职业发展渠道中也设置了专门的技能专业渠道,为技术人员的发展开辟了渠道。首先,调整技能岗位的工资顺序,设置为XXX工资等级。其次,形成了以学历、职业资格等级(相应岗位证书)、工作年限为评价必要条件的三个方面。以指导能力、继承能力、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作为评价维度的晋升和评价方法。制定了事业部优秀劳务转录晋升机制,近四年共完成优秀劳务工转录21人。通过操作培训、维护培训和工作绩效星级评定,提高工资水平。每年组织内部技能水平考核,筛选优秀员工参加各种技能竞赛,鼓励员工积极提高技能水平,为公司留住高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3]。
4结语
专业施工队伍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盾构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是客观事实。我们探索的模式是积极改善现状的实践,整体效果显著。通过以上实践,更多的人才更有信心和积极性参与盾构建设,为行业人才储备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