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通信电源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通信电源系统实际运行的实时监控,完成通信电源故障的准确定位和消除,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目前,大多数通信电源的远程监控系统都需要建立相关系统来实现。因此,SCADA功能可以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实现。然而,由于目前电源监控系统的规定类型多样,存在着百家争鸣、多样化的尴尬局面,给电源监控系统的综合管理带来了一些麻烦。随着IEC61850规定的完成,将成为未来变电站电源监控系统提供标准化远程通信的系统。因此,结合电力通信电源远程监控系统最基本的情况,判断当前通信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应用情况,并提出未来IEC61850标准的远程监控系统建议。
1.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结构分析。
1.1通信电源监控系统。
监控模块添加到现代通信的电源配置中,通常包括输入键盘和显示屏,并提供声光报警。通信电源监控模块的监控信息包括三相交流电压和电池电压。电流和输出端的直流电压等。同时,该模块不仅具有本地检测功能,还具有远程监测和遥控功能,利用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包括IP、TCP、RS485、RS232等)实现与上一级通信监控系统的良好通信。
1.2通信规约系统。
通信规定是为了确保通信双方的可靠性。在通信发送和接收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正确的数据传输规定,并利用规定和标准限制双方的工作。此外,在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的整个过程中,为了确保上一级控制中心与运动装置RTU之间的四摇(包括摇调、摇信、摇测、遥控),建议配备完善、准确的通信渠道,作为数据传输载体。
通信规定规定了该载体的结构,是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目前,电力系统通信规定的种类繁多,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MODBUS通信协议、DNP3.0通信协议和CDT循环通信协议。
1.3ICE61850协议标准。
ICE61850协议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变电站和智能电网位移的国际通信技术协议标准。本规定的建设实现了不同制造商智能电子设备的标准化、综合和统一管理。协议可用于实现不同IED之间信息的无缝连接,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ICE61850的规定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结构系统。以太网通信标准应用于系统的底层,变电站控制系统的通信应用程序层选择制造报纸的规范。对于以太网通信标准,它可以与MMS相结合。再加上IEC61850应用程序的描述,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
1.4通信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
变电站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结构是一个非多级分布的计算机监控网络系统。一般来说,它主要包括远端站的变电站、通信通道和监控中心(即供电局的调度控制中心)。变电站中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应通过通信通道传输。
在这个阶段,根据信号的类型,它可以分为模拟和数字。其中,模拟信号主要通过101规定(即PCM通道)传输,数字信号通过104规定(应用调度数据网络专用通道和专线通道)传输。
2.分析电力通信电源远程监控系统。
电力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通信直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等为电力通信设备提供电的设备组成。其中,对于交流供电系统,主要组成包括逆变器。不间断的电源设备和交流配电屏幕。
同时,它还可以为通信设备提供48V直流电源。目前,电力通信电源设备的制造商很多。如何有效监控通信电源的运行状态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电源远程监控模式。
首先,利用通信电源的监控模块和协议的转换器,将通信电源系统的数据连接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如果通信电源出现故障等运行问题,自动化专业操作和维护人员将通知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检查和管理。
选择这种远程控制模式的应用,也可以实现通信电源运行数据的监控,但由于监控报警主要依靠自动化专业人员,如果监控异常,只能使用自动化和通信专业人员调查故障,有很多不变。
二是努力建立独立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利用通信系统电源的运行数据,建立传输网络、调度数据网络和综合数据网络,直接传输到调度机构的通信专业机房,并交给通信专业运维人员进行直接检查。选择应用监控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通信专业人员的独立主动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电源设备通信规则,在后期扩建升级期间容易受到设备制造商的限制,增加了扩建升级的难度。
3.基于ICE61850协议通信电源的监控系统结构分析。
通过对普通电力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电力电源监控系统,无论是选择自动化模式还是建立独立的监控系统,都具有以下特点,包括监控系统制造商更复杂。通信电源制造商更多。信息采集和通信模式更加多样化(包括RS232.RS485、E1和2M等)。此外,电源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分为三层,从前端设备到设备采集和监控系统平台,各区域的监控系统平台只需管理其管辖区域。
过去,电源监控系统、服务器、采集器等设备都是制造商的品牌,采集设备使用的通信协议属于制造商。此外,采集通信电源的运行信息只能传输到当地的系统平台,而不能传输到上级系统。
随着IEC61850协议的不断完善和制定,有利于实现电力通信电源的统一管理。同时,在规范的约束下,原供电局的独立部署和不同厂家动态环系统网络的重新布局和建设,不同厂家制造动态环系统和前端采集参数的标准化约束,可以完全解决以往监控系统中设备参数差距大、通信方式混乱、设备维护不便等问题。
同时,结合目前的情况,电源监控系统的现状可以在现有通信电源设备的监控接口中增加一个协议转换器,并根据IEC61850标准将输出连接到省级电源监控系统平台。然后,随着现场监控装置的增加,采用采集器的FUS模式收集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IEC61850标准,并将其输送到省级电源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系统的电源监控系统平台。
结论: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实现了通信系统心脏监控的目的,重点分析了通信系统电源输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只有保持电源输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随着IEC61850协议的制定和实际应用,可以统一监督电力通信电源的运行状态,加快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效率,有效控制维护成本。因此,也建议相关企业尝试利用IEC61850协议,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智能通信电源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建立完善健全的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