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如今,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在不断提高供电量的同时,要保证供电质量,通过输电线路提供电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复杂精密,风险系数高,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由于施工风险大,安全问题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专业人员操作过程中要高度警惕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施工单位要全力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合理分析线路施工的危险点,了解不同危险点的特点,制定和完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2危险点释义
危险点通常是指施工过程中隐含风险条件的部分。危险点的特点是潜在性、复杂性和可预防性。首先,危险点隐含风险发生的条件,但并非所有危险点都会发展成事故点;它隐藏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构成严重威胁。二是危险点复杂,不同的施工场景、不同的设备或施工人员会造成不同的危险点。第三,可以预防危险点。由于客观事物的可知性,人们认真研究分析不同事故,规避前人风险,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施工期间及时注意安全问题,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识别危险点,防止风险发生。
3操作危险点分析
从施工源头入手,避免忽视作业细节。图1为导线进站施工流程图,从此分析工程施工危险点。
3.1操作专员操作错误操作错误操作错误操作
电力工程施工作业专员作为工程核心施工人员,上岗前专业操作技能培训不到位,安全操作意识不足,操作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其次,如果操作人员对安全风险掉以轻心,未能及时监督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2]。
参照明月山500kV变电站案例,本文总结了操作人员失误造成的危险点如下。一是跨越110kV及以上带电线路进行架线施工,第二次通电时同塔扩建,另一次不停电作业。这种操作可能导致施工人员高处坠落触电或被物体击打,造成电网事故。二是安装绝缘子或放线滑轮时,未检查设备是否齐全或悬挂方式选择错误,操作工具不匹配,造成施工部件高处坠落,对电网造成机械损坏,严重威胁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三,在地面压接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错误,将手指错误伸入模具内部,或切割导线时导线头不牢固,或操作人员因占用错误站在压接钳上方,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机械造成损害。第四,当导线升空时,由于疏漏,其他人员站在导线和地线的弯曲内角,或使用人工压线而不使用压线装置;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导线从高处坠落。第五,挂安全接地线时,由于操作人员未检查专用工具和安全用具的外观,或未使用专用夹具安装附件,或采用缠绕法连接,这些错误操作行为属于施工危险点,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触电错误、操作部件高空坠落等危险[3]。
3.2电力设备危险因素
电力设备长期运行后,部件容易老化。如果相关操作人员在设备维护过程中未能及时注意和维护,或电气设备投入运行前未仔细检查,可能导致以下情况。一是耐张塔高空开关、高压连接、平衡挂线等。;会造成设备零件高处坠落,严重威胁在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网的正常运行,或在高空坠落过程中击中电网其他部位,造成机械伤害。其次,在电力工程施工作业开始前,采购的电力设备直接投入施工,对施工过程或未来电网投入运行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构成巨大威胁。第三,施工过程中通信联络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或二次保险绳断裂,可能造成一些机械损坏等损坏。第四,悬挂一些提升工具尤为重要,决定了工程推进过程中设备的安全快速提升;如发生事故,可能导致提升设备坠落,对地面施工人员造成严重威胁,即其他机械设备。第五,工程安装跳线悬挂串、跳线压接时,未使用二道保险绳、速差自动控制器或未定期验证压力表等专业设备,可能造成工程其他部件损坏、部件高处坠落等[4]。
3.3施工方案因素
结合当前电力施工环境分析,施工方案与施工环境、施工材料可能存在差异,施工方案的一些不合理性也会导致施工危险点的产生。比如施工前安全意识培养不到位,周边施工环境勘察不到位,施工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施工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突发事件无法及时处理,解决方案不完整。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材料与采购材料有差异或规定的材料不能适应当地特殊环境,将对现场工作人员和工程进度构成威胁;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危险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