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属于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充满正能量的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功能、人文价值和吸引力。研究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新时期,中国青少年的个人素质总体上是积极和健康的,但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随着全国红色旅游的广泛发展和红色影视、红色艺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红色文化资源的红色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为进一步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更新红色教育理念
1.树立以青少年为本的理念
要加强和完善青少年红色教育,必须树立以青少年为本的理念,认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教育中的单向传递转化为现代教育中的双向交流。
首先,确定教育者和青少年在红色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在校园里,红色教育主要由教师和管理者进行。他们是教育工作者,对红色教育有很高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他们是红色教育的主体。同样,青少年作为红色教育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与教育工作者是平等的,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教育过程中的“附属品”,进行“灌输式”的传递。事实上,红色教育的真实对象是教育的内容,即党史国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这些教育对象是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其次,红色教育的双主体原则要求青少年积极影响教学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青少年为导向。青少年作为红色教育的学习者,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干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他们的作用,考虑用自己的需要和接受方式进行红色教育。每个青少年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价值观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对这个主体的差异化研究。因此,以青少年为核心,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红色教育活动的初衷和归宿。在红色教育中,以青少年为核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把握其本质特征,不断增强红色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树立实效观念
毛泽东在著名的文章《反对本主义》中强调:“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盲目执行。这种简单地基于‘上级’概念的形式主义态度是非常错误的。”[1]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也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我们应该提倡这一点,而不是提倡这本书。”[2]显然,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背道而驰。求真务实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品格。事实上,当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时,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判断标准,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务虚”。目前,我国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但在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的问题上,不同程度上局限于方式,实际效果较差。
首先,要彻底根除青少年红色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就要主观清醒地认识到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分离的危害,自觉重视这项教育活动,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增强反对形式主义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走出“对上负责”的怪圈,增强红色教育的有效性。其次,要区分形式主义和形式主义。方式不等于形式主义,而是青少年红色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和教育手段。利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和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在教育基地进行思想教育,要结合青少年的年龄、心理、教育水平等特点,结合社会主题和主流价值观,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目的性,防止一些徒劳的花架,使青少年误以为这种教育模式是形式主义,对这种活动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