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固定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1]是生活的基本标准。当前青少年生活优越,被电视和网络毒害,爱国情绪非常薄弱,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繁荣的重要保障,初步形成国家、民族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2]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大多数教师值得思考的事情。
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地方课程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值得开发利用。潮汕地区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必须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潮汕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开发利用潮汕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潮汕节作为潮汕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道德资源。在潮汕传统节日中,学生也是潮汕传统节日的受教育对象之一,应该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教育。
在潮汕传统节日习俗中,有纪念家族祖先的祭祀活动,有纪念和回忆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地方历史上崇拜的人物和一些历史事件。例如,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和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医生屈原;中秋节的月饼是为了纪念元末人民对蒙古族腐朽统治的抗击。潮汕人在中秋节用芋头祭祖,特别具有地方特色。潮汕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摧毁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守卫潮州抗元。城市破裂后,人们被屠杀了。为了不忘记胡人统治的痛苦,后人用芋头与“胡头”谐音,形成人头,祭祖。[3]
爱国主义必须先爱乡,爱国主义是爱乡主义的延伸。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节日习俗,凝结着浓厚的乡情厚意。潮汕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种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深深打动了外出工作的人、亲朋好友甚至海外潮人的心,“每逢佳节都想念亲人”,也吸引了他们不遗余力地“经常回家看看”。同时,也加强了国内外潮人的团结,使国内外潮人的思乡爱乡思想升华为爱国主义,保卫祖国的思想,如李嘉诚等著名潮汕侨胞,毅然回国,投身革命斗争,投资办厂,捐资办学,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1918年2月13日的地震灾害,1922年的“八”二是强台风灾害等。,郑志勇等海外侨胞纷纷筹集资金,慷慨解囊,通过华侨批准局银行汇出灾款,支持家乡,救灾解难,重建家园。2013年8月,潮南发生洪水,国内外潮汕侨胞和侨商纷纷捐赠物资,积极捐款支持潮南。侨批凝聚了许多潮籍侨胞对家乡的强烈情感。在潮汕侨胞的各种行为中,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血浓于水爱国主义的精神,从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潮汕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加强学生爱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潮汕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潮汕传统节日潮汕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规划、步骤,采取各种方法,让民间文化进入校园,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