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儿童欣赏教育伦理意识的意义
欣赏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欣赏这个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认识到人的性格、才能或作品的价值,关注或赞扬。《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了解他人的才能,关注或赞扬他人。“欣赏教育”的理念由来已久。《礼记?《学记》中提到,“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可见,其中蕴含着赏识教育的思想。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首先提倡利用欣赏教育的理念来培养孩子。〔1〕在我国,陶行知首先倡导将赏识教育应用于儿童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掀起了赏识教育研究的热潮,使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逐步推广。那么,儿童欣赏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核心价值是什么呢?研究人员认为,儿童欣赏教育的本质是尊重儿童,关注儿童的本性和生活需要,以发展儿童的个性为价值取向。换句话说,儿童欣赏教育应以儿童为基础,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尊重、欣赏、理解和照顾儿童,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伦理是人们行为事实的规律,以及应该如何规范。”〔2〕伦理意识是“尊重行为事实,按照优良道德的要求行事”。〔3〕欣赏教育伦理意识是指人们基于对欣赏行为事实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实践中遵循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开展欣赏活动的实践意识。儿童欣赏教育的伦理意识是教育者形成欣赏理念,进而融入教育实践情境的意识过程;也是欣赏教育的文化意识,即关注和支持儿童活力的理性审视,满足儿童的需要;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主动学会欣赏他人的意识过程。
二、儿童欣赏教育伦理意识的困境
1.工具理性第一:奖励和表扬成为一种手段,工具色彩丰富
工具理性是指“利用对外界事物和他人行为的期望作为‘条件’或‘手段’,以达到符合自身理性的目的”。〔4〕工具理性取向下的赏识教育更多的是将赏识视为奖励和表扬,并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因此,理性的幼儿园教师往往将赏识教育转化为奖励和表扬,以支持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在这种欣赏教育中,教师注重儿童的发展,运用积极的教育手段。然而,仔细看,这种欣赏教育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教育伦理问题。毫无疑问,奖励和赞扬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但当它被用作一种工具时,它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刺激孩子的外表。“持有理性工具的人不重视所选行为本身的价值,而是重视所选行为能否作为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5〕因此,具有理性工具的幼儿园教师很容易积极使用欣赏手段,奖励或表扬每一个积极回应的孩子,表明教学活动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工具理性使人对象化、客体化,人不再是主体,不再是目的而成为手段”,〔6〕因此,一旦走上理性欣赏教育的道路,孩子就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关怀,欣赏教育也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2.生命在场失衡:注重奖励、表扬效果,忽视儿童生命力的展现需要
“生命是教育的起源,面对生命,回到生命是教育的责任,是教育的本质。”〔7〕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也是需要发展的个体。幼儿园教育要注意展示儿童生命力的需要。在儿童欣赏教育中,奖励和表扬确实能在激发儿童内在动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现实中,幼儿园教师的欣赏教育理念往往存在问题,导致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不当。例如,在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欣赏教育如何更好地激发儿童的积极表现,欣赏教育能给教育实践带来什么积极影响,效果是否立竿见影”等问题。这一概念下的欣赏教育只是暂时激发了儿童所谓的积极表现,最终不一定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因为功利欣赏教育不符合教师的专业道德。如果教师将欣赏教育异化为一种手段,儿童可能会扭曲或忽视他们内心的感受,因为他们想要得到教师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导致自我概念的异化。这样,真实、大胆、淘气等儿童的生活可能会被掩盖,这样的儿童欣赏教育将走上忽视儿童生命力展示的需要,甚至限制儿童生命力展示的道路。
3.教师与儿童的分离:欣赏从教师开始,止于教师,儿童绝对服从权威
教师不是欣赏教育的绝对控制者,儿童也不是欣赏教育的绝对服从者。“在欣赏教育中,教师和儿童是欣赏和发展的主体,两者相互互动,相互欣赏,共同发展。”〔8〕在这种欣赏文化下,儿童从教育对象转变为欣赏和发展的主体,学会欣赏周围的人,教师和儿童在欣赏文化下互动、对话、共同发展。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孩子的主体地位,认为自己是欣赏教育的控制者或领导者,可以随意启动或终止欣赏,认为能得到表扬或奖励的孩子是“好孩子”。一旦教师在欣赏教育中表现出这种“成人对儿童的特权行为”,那么“有特权的教师是控制儿童生活世界各种诱因的权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行为的判断和希望,随时以奖励内容为“机关”,改变孩子的行为”(刘晶波,2004)。在这种欣赏文化下,孩子失去了主体性,老师和孩子没有真正的对话,这是一种不和谐的师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