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当今教育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古代修身、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如果在幼儿园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国经典为基础,通过动作模仿、背诵原文、再现场景等方式对孩子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对孩子的道德修养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1、营造中国文化环境,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
(1)硬件环境包含文化。为了让孩子们沉浸在文化环境中,幼儿园教室的走廊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以《弟子规则》为走廊的主要内容,将走廊设计成“中国文化走廊”,分为礼仪、正义、孝道、信仰四个方面;例如,走廊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配有相应的诗歌和故事。这些诗歌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孩子们进入走廊就像进入中国文化世界一样。每一幅画、每一个故事或每一首诗都能对他们起到难以察觉的教育作用。
(2)圣贤的名字突出了文化。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空间,将汉学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建设相结合,落实到每一个地方,如班级、走廊、楼梯、厕所等。教师还可以将圣人的肖像挂在课堂上,根据圣人的名字给课堂命名,如孔子班、孟子班、庄子班等,让孩子们与圣人密切接触。此外,教室里孩子们放东西的地方可以贴上“皇冠服有定位”的标志,阅读室贴上“有三种阅读方法,即将到来”的标语,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丰富中国文化课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蒙古族学习的应用。幼儿园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中国经典教育,但中国经典教育必须从最基本的弟子规则开始。《弟子规则》是一本启蒙书,列出了儿童在家、外出、接待、学习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让儿童学会在家做孩子、在学校做学生、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的规则。在对儿童进行中国经典教育时,教师可以在用餐前、放学前等环节带领儿童开展中国经典阅读活动,也可以通过教师阅读、师生阅读、儿童阅读、龙阅读等方式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2)场景再现。幼儿园应每周安排一两次专业的汉学教学活动,制定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记忆学习特点,教授汉学经典和经典唐诗,让儿童接受中国画、茶道、武术、京剧、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影响。中产阶级和大班的孩子应该在《弟子规则》的基础上学习《三字经》和《论语》等经典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古代和现代的动画故事来帮助儿童理解,如《孟母三迁》、《陈毅探母》等,也可以以音乐或角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儿童阶段进行文化经典教育,可以确保儿童能够在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接触到中国经典文化,从而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
(3)个人教育。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日常教育,确保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例如,由于两个孩子争夺新玩具,幼儿园老师应该首先询问原因,了解原因,用情绪转移的方法和“不想要,不要对别人”的真相,打架的两个孩子教育,让他们明白不能通过打人来解决问题。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孩子们不仅学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了解了智慧,而且发展了口头沟通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3、致力于家园的高效结合,寻求中国文化的共同努力
(1)活动学习加强实践。孩子的父母需要和老师、孩子一起学习汉学文化。只有家长和老师从自己做起,认识到汉学文化对儿童教育的积极意义,才能加入到儿童汉学文化教育中来。幼儿园在举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讲座时,应邀家长参加,并与老师一起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作品。在传统节日“中秋节”或“重阳节”期间,开展家庭友谊活动,邀请爷爷奶奶一起参加,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洗脚,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用这种方法帮助孩子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孩子行为习惯的良好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榜样。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则》和《论语》对许多行为、礼仪、日常生活和饮食都有明确的规范。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W学校,老师和孩子一起吃饭,晚饭后说“我吃得好,请慢慢用”,而不是吃碗跑;在家里,父母和长辈一起吃饭,有美味的先给长辈吃。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树立榜样,孩子们自然会学会正确地说和做。
四、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开设中国经典教育时,幼儿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制定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帮助儿童不知不觉地学习中国经典,使儿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儿童自身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