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陈寅恪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寅恪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寅恪一生主要从事文史哲学的教学和历史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教学理论的许多方面。他的教育思想分散在各种学术作品、同事和学生的记忆中。


(一)教育观


陈寅恪从自己的学习经历出发,结合当时的学术教育背景,“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有专业知识的人,而他所谓的“有专业知识”并不局限于狭隘的操作技能。从他的论证和教育实践来看,他认识到“通才教育”的原则”[4]324。他曾指出:“中国的哲学、艺术,远不如希腊,不特别是科学为逊泰西。但中国古人,一直擅长政治和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为相似。其言道德,只重实用,不注重虚理,其优缺点就在这里。优点,即修齐治平的目的。缺点,即实事利害得失,观察清楚,缺乏深刻而深远的思想。在过去,士子们学习八股,以得名富贵;而学德之士,终极少数。如今,所有的留学生都在学习工程和工业,他们希望富有,拒绝努力学习。..至若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永恒,横九盖,而不变。凡时凡地,都可以使用。而救国经世,尤其要以精神知识为基础。是因为我国留学生不知道研究,而且鄙视,不伤害自己的愚蠢,都是因为强调实用积习没有改变。从那时起,如果中国的工业发达,生计丰富,财源丰富,那么中国人的商业技能就可以使用;而中国人,应该是世界富商。但是,如果冀中国人以学问、艺术等造诣胜人,那就绝对必然了。[5]陈寅恪比较了中外文化,评论了留学生的专业取向,对工程、工业等实用学科和科学、“天理人事学”进行了比较、讨论了“精神知识”之间的关系,提出学习“注重实践”,以“精神知识”为基础,否则中国人可能“工业发达、生计丰富、财力”,但同时精神贫乏,“知识、艺术造诣,必须”。这是陈寅恪看到海外留学生的各种弊端后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思考。他认为,实践学和精神学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理解在精神上与人才教育的原则是相互关联的。12年后,在《我国学术现状与清华责任》一文中,他更加主张熟悉自己熟悉的历史领域的文学、地理、语言等直接相关的通习。陈寅恪的通才教育要求尽可能多地涉猎,特别是基础学科,结合个人特点,绝不偏废。他重视通才教育,打好基础,获得“通识”的意义。他所说的“通识”是指在掌握包括基础学科在内的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的不断整合,逐渐形成的具有广泛发散性和深入针对性的认识能力”[4]330。陈寅恪倡导通才教育。在日常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全方位学习。比如在唐史课上,他给学生的书目包括新旧《唐书》、《唐书注释》、《大唐开元礼》、《唐大诏令集》、《全唐诗》、《全唐文》等诗集,以及《太平广记》、“敦煌石室俗文学材料”、“碑刻材料”等。


(2)教学观


1.注重方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陈寅恪始终注重自然灵感,注重学生在掌握材料和一定方法后自主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他的学生罗香林在《回忆陈寅恪师》中写道:“陈师讲课,注重自然灵感,注重新发现”[6],让学生在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学习,引进新的知识王国。弟子梁嘉斌总结说,陈寅恪的讲座特点是:“苦于穷极思考,勤于指导史料和工具,对训练史学方法也很敏感。。。目的只是求真,对学生有很强的启发作用。”[1]97


2.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陈寅恪注重学术原创性,“求学术新知”[7]108是他治学的首要重点。在日常教学中,他非常重视及时丰富新的研究成果的教育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教学研究中始终非常重视创新精神。他反对本宣科,主张讲课一定要讲出自己的创意和见解,给人以启发。“三个基本不说”是他始终坚持的教学原则:有些书基本上不说,让学生读,学习;别人说基本不说;他们说的基本上不说,除非必要,一般不重复他们说的话。[1]陈寅恪的“三不讲”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所应有的学术目的:求真与创新。因为只有说没有人说过的话,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增添新的见解和新的知识。正如学生回忆的那样:“他分析入微,征引简单,论证确凿。每一个讲话都有一个关于创造力和新思想的故事,往往是前人未发之覆。[8]陈寅恪不仅要求讲课创新,还要求学生创新。如果学生写的论文有新材料或新思想,他会非常高兴,经常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表扬或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学习观


1.读原典,求真


陈寅恪强调阅读原著,提倡学习阅读原著。例如,1935年秋,在魏晋至唐史的课堂上,在谈到当时的大学教科书和近人作品时,他认为这些书中的许多材料要么被复制,要么被错误地复制,要么断章取义,要么不真实,要么原始引用材料错误,无法识别,内容简单,缺失很多。因此,不足仅供参考,有些地方也能引起一些问题的注意。[9]


2.强调合理的阅读第二名,引导学生逐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陈寅恪根据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逐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他给学生列出的书单包括:最低限度的必读书,进一步学习需要阅读的书,广泛研究需要阅读的书。从而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4)学风观


陈寅恪在自己的讨论和与师友、学生的讨论中,经常涉及到学风。他曾经说过。。。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是阅读原著,从原著中的具体史实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经过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必须培养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学风的要求是务实而纯洁的。他把这种优良学风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平时上课的身教,他还通过言行引导。他曾经称赞劳劳??o的论文:“非常精确,足够的学习问题是真实的”[11],表现出对实学的尊重。他还称赞了一位学生的论文,说他“守不知为不知之古训,非常合治学谨慎”[12]460。我曾经建议另一个学生不要急于发表不完整的结果。[7]162他讨厌那种虚伪、浮夸、堕落的学风。比如,他在评论学生论文时反复强调:“论文要有创意,文字不要太长。[12]461并在许多文章中“贬低势利,尊重气节”,试图“一匡浇漓之俗,返之淳正”[13]。


(五)师生观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传统教育注重知识教学,教育过程往往简化为“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吸收者。[4]355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一种“教学”―学习关系本质上反映在一种非常不平等的主从关系中。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教育家从个人教育实践的理解出发,从理论上质疑传统师生观,在实践中反正陈寅恪就是其中之一。首先,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他把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把教育对象作为平等对话的对象。陈寅恪在看待师生关系时强调师从关系,其“从”是“从”其“意”而不是“从”其“形”。也就是说,听老师的课,向老师学习,做助手等等,只是一种形式,[14]学习老师的思想和方法很重要。陈寅恪当然认同师道尊严的古老教训,认为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但他受到西方教育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使他不墨守师道尊严的陈规。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原则出发,他主张学生的思想要自由,精神要独立,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可以区分哪些东西应该被老师吸收,哪些东西不能被接受。学生有选择的自由,不必什么都听老师的话,也不要处处受老师的影响。他教书多年,不仅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耐心指导学业,还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经济和就业上的困难。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考试观


陈寅恪对学生罗香林说:“问答笔试不是观察知识的最佳方式。[4]340他认为,考试不仅要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还要看学生运用知识、发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从这个想法出发,他率先在清华改革考试方法,平时不进行阶段性的小考。期末考试有两种形式:笔试或独立完成一篇小论文,由学生选择。考试前,列出一批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并从这些指定书目中提出笔试题。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些书目和自己的经验,选择题目写论文。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罗香林、夏奈等一批优秀学生。经过他的指导和培养,他们将来都会成为一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不仅如此,他还收集了多年对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考试试卷的经验和经验。20世纪30年代,他为清华大学提出国文考试题时,首创对子,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学水平,选拔学生。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