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意义上讲,工匠精神是指凝聚在工匠身上的一种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不断改进的工作态度和质量上。在当代机器化生产的背景下,虽然手工业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而是以更广泛的内涵和更重要的社会价值得到了重新探索和尊重。培养公民的工匠精神是政府、社会特别是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W前和小学教育的许多领域和学科中,艺术学科具有物质、实践和创造力的特点,在培养儿童工匠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艺术教育对培养儿童工匠精神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程序意识
儿童在进行艺术活动时,不仅要学习艺术技能,还要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建立技术规范和程序意识。比如在绘画活动中,孩子首先要确立表演的目的,然后准备纸笔等工具材料,然后选择一定的表演方法,然后按照一般步骤绘画,要不断反思调整,直到最终检验效果,清理整理工具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紧密相连的。一旦孩子对艺术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规范、程序及其关系形成思维定势,――也就是说,所谓的技术程序意识可以为未来的技术实践活动提供一般的模式,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这是工匠精神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培养动手意愿和动手能力
在机器生产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动脑”而不是“动手”。然而,片面强调大脑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因缺乏直接的经验和行动支持而陷入空洞,这也是强调工匠精神的原因之一。艺术活动一直是“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大脑同时开始,例如,在绘画构思中用笔画草图,有时甚至先画画会激发想象力,“动手”和“大脑”互补,通过手、眼睛和大脑的协调操作可以完成工作。同时,艺术教育注重艺术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儿童用艺术装饰生活,改变环境,通过社区艺术设计、环保手工制作、生活环境美化等艺术活动,儿童的实践能力逐渐提高。艺术教育可以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培养儿童勤奋的意愿,形成的实践能力对未来从事技术劳动和创造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材料体验和探索的兴趣
我们经常发现,喜欢玩耍和玩耍的孩子往往很聪明,长大后更有创造力。事实上,儿童“玩耍”的表现之一是善于使用各种材料。儿童在艺术活动中会接触和使用各种材料,如各种笔、颜料、画纸、手工活动中不同纹理和纹理的线材、表面材料和块材料,极大地丰富了儿童对不同材料的直观体验,也使他们感受到不同材料的美和魅力,同时对探索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工业的发展与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密切相关。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对材料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往往为他们未来工作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造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艺术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创造意识的树立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有很大的自由。教师会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创作不同的作品。这种不断的鼓励将使孩子们形成创造性意识,表现为追求独特性、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个性心理倾向。同时,艺术创作的重要特点是依赖于直觉形象思维,即所谓的“知觉思维”。“一旦我们意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认知领域都是知觉思维,艺术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就会变得非常明显。最有效的知觉思维能力培养是由艺术家提供的……”(阿恩海姆)。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儿童需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变化,创造各种形式的技能,视觉复杂的对象,同时发展视觉想象力和整体思维能力,这是创造能力的基础。由于创造力具有共同的特点,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的创造力和能力将逐渐形成他们的一般创造力,影响他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意志品质
“本质”是传统意义上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实现“本质”的境界取决于人们的“耐心”、“细心”、“坚持”等意志品质,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这些品质。许多艺术活动需要儿童一步一步地操作,反复调整、修改甚至重新开始是艺术活动的正常状态,这要求儿童不要不耐烦,不要无聊,学会耐心等待。基于再现的艺术创作活动要求儿童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许多图案和手工活动要求儿童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小心和细致。“坚持”是指儿童需要专注于艺术活动,不要轻易放弃。“耐心”、“细心”、“执着”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但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艺术活动的完整性和直接性可以让孩子快速直观地体验到努力后的效果,强烈的成就感可以有效强化行为动机,从而有助于这些意志品质的形成。
六、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热爱劳动、勤奋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艺术活动,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活动,首先是复杂的手工劳动,同时需要全心全意的合作,特别是在准备和使用各种平面和三维材料时。例如,在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互动活动中,儿童需要做材料分类、测量、切割、组合、搬运、整理、储存等工作;在泥浆活动中,粘土挖掘、挑选、搅拌、熟泥等“苦累”工作需要儿童直接参与。可以说,一个热爱艺术活动的孩子永远不会是一个懒惰的孩子,孩子们会在艺术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发展出热爱劳动、勤奋和不怕疲劳的精神,一旦形成这种劳动精神,就会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儿童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的技术程序意识、动手意愿和动手能力、对材料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细心、耐心和执着的意志和素质,以及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都对儿童工匠精神的培养起着基本的作用。可以说,艺术教育对培养儿童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社会、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