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的一般意义

1.引言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集中在“活动理论”上。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类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类素质发展水平和素质的教育活动(或系统工程)〔1〕;专注于“方法理论”。素质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教育手段(或方法)〔2〕;专注于“技能理论”。认为素质教育是在一般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和训练对象兴趣、爱好、特长和技能的技能教育(或特长教育)〔3〕。这些观点只强调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并没有真正从教育的对象出发――人的本质是讨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和谐社会是古人对人类社会的向往,也是当今人对现实社会的美好追求。和谐是美的重要形式,和谐社会是美的社会,和谐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负责系统培养人才的学校有责任直接向社会传递能够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通过和谐教育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尤为重要,使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能够和谐发展。


本文试图从素质教育的社会本质上探讨受教育者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强调和谐教育的意义和本质,为实施具体素质教育提供指导。


2.素质教育的一般意义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全面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全体学生培养有用的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注重学生的普遍发展及其对未来发展的价值和价值迁移,还注重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拓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生动地发展,注重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的关系上〔4〕理解和把握。


首先,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三学”必须作为所有教育活动的目的,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其次,培养数亿高素质劳动者和数千万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作为教育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方针和要求,克服考试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不足,大力倡导人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教育的新教育模式。


第三,关于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关系。“素质教育”的观点认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唯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多样化和分阶段的,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所有教育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培养和创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其他人。


3.对素质教育的社会性理解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哲学的概念,是从宏观角度对教育基本问题(性质、目的、任务、作用、途径等)的综合理解和把握。),表现为一种教育概念,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决定了教育目标的选择和实现,体现了教育的基本性质,规定了阶段性的教育任务,指导和规范了教育过程的发展和进展,影响和制约了教育在社会过程中的社会作用、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和抛弃。作为从人格结构内容和状态的角度提出的“素质”概念,是关注人与社会、他人、自然关系的必要条件,即社会对个人成员――人――“质量”是这种综合反映的代名词,是存在和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需求的综合反映。它属于人才价值观的范畴,涉及对所有社会成员或社会某一阶层成员或个体成员的人格结构状态、内容和性质的评价和判断,表现为一套完整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人们经常检验教育产品是否合格。关于从属关系。它与“素质教育”不是同一层次的平行概念,而是从属于“素质教育”概念的三级子概念,即“素质教育概念”――人才观――“人才价值观”


因此,我们讨论的是“素质教育”的观点,而不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5〕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结构,不是寻求培养和发展这些素质结构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而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当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素质教育”的特殊视角和观点理解和评价教育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导教育目标的选择、教育政策的制定,决定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科学体系。这就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认识论中的哲学意义。


在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一方面,个人影响集体,没有个人就没有集体;另一方面,集体影响个人,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在这种矛盾关系中,集体对个人的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起点和目的地。通过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我国几十年来强调“社会标准论”的社会氛围中,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具有更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4.和谐教育的社会性体现


事实上,和谐也是一种哲学理念。和谐社会倡导和谐哲学。和谐是最重要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都对此进行了著名的讨论。所谓和谐,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食物”。一般来说,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个文明,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社会就像一台不断运转的大机器。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这台大机器运行的一小部分。如果你想成为社会的和谐音符,你不应该伤害社会,而应该对社会有益。综合国力的提高


和谐教育包括两层意识,一是教育内容的系统和谐,二是教育过程的系统和谐。教育内容的系统和谐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共同进步。教育过程的系统和谐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全过程,通常被称为“三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通过言行,通过减少社会的折射,学生可以知道如何做人和做事。还包括课堂教育与实验培训、劳动锻炼与社会实践等。,从而达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目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通过系统和谐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优化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