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学是医学生获取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薄弱是目前大多数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临床教学中关注的话题。启发式教学是众多医学教育方法中的一种代表性教学方法,在许多知名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中已经证实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基于此,笔者以2013年学校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120名五年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启发式教学。其中男性63人,女性57人,年龄22人~平均年龄(22.7岁)±0.3岁。2012年未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的90名医学生中,有48名男性,42名女性,22岁~平均年龄(22.8岁)±0.5岁。比较两届医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课前准备
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临床医生作为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临床工作特点,教学计划的内容不仅要突出教学重点,还要考虑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关问题,提前给医学生,让医学生复习教科书知识,准备实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1.2.2教学过程
启发式教学方法包括四个阶段:提问、实践、讨论和总结。问题:让医学生通过预览教学计划,找到相关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互相提问,有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我们一起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发言。实践: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医学生应该学习预览中的问题,并通过实践找到答案。如果有新问题,可以带到下一步讨论[2]。讨论:讨论不仅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把实践中不理解的地方带到课堂上与大家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医学生扮演“主角”,教师起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讨论顺利进行,发挥作用。结论:最后,教师发表总结演讲。演讲内容应以教学大纲为中心,以医学生讨论结果为基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论和纠正,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解释,并通过多媒体等设备帮助您理解。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医学生可以在课后查阅相关信息,老师也要做好下次讲解的准备。
1.2.判断教学效果的方法
对所有医学生进行考试,考试内容由教师共同制定,包括理论和实践考试,难度与2012年实习医学生考试大致相同。了解医学生对启发式教学的满意度,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改进教学方法。
1.3统计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所有数据输入SPSS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x±s)表示;测量数据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与2013年医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相比,2012年医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见表1.2.2.教学满意度发布问卷120份,共收回问卷114份。其中102名医学生对启发式教学法满意,12名医学生基本满意。
3结论
启发式教学是临床医学课堂上以医学生为中心,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让医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相关信息独立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而且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使课堂知识具体化,使医学生更容易理解[3]。在本研究中,114份问卷调查中,102名医学生对启发式教学法满意,12人基本满意。可见,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形式更好。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课堂,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师调动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医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其能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融入实践,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方法更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应用于临床医学课堂,提高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2013年医学生出科考试成绩为(92.6)±4.0分,明显高于2012届医学生(84.6)±3.2)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这与黄青松等[4]的研究报告是一致的。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帮助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