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如何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一项全国4-16岁儿童心理健康调查,13.9%的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即使是中小学成功人士和大学青少年也存在心理问题。根据最近报道的中小学心理问题抽样结果,50%~6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其中17%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根据对数万名大学生的调查,16.79%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见《中国教育报》10.29)在大中小学生中,由于心理障碍引起的轻伤和自杀时有发生。据了解,我市中小学生因小事离家出走、酗酒等现象屡见不鲜,心理问题可见一斑。从以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著名哲学家本华曾说:“幸福的九分之九是以健康为基础的,健康就是一切。”这里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既然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对人们的幸福和未来命运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因为受“应试教育”在学校,家长只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语言,数分视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心理素质低下,心理承受能力弱。“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就像把心藏在黑匣子里。在缺乏阳光的黑匣子里,心灵必然会被扭曲”。(德育新闻《打开心灵的黑匣子》)一名17岁的高中生无法忍受中国震惊的事件,因为他无法忍受学习成绩的排名和父母的压力,用锤子杀死了他的母亲。我们不禁深思:青少年杀害母亲只是因为课业负担过重吗?只是父母的压力吗?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心理障碍,在于青少年自身人格的缺陷和人性的丧失。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未成年的高中生从小接受健康的心理教育,有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压力,他都会以良好的态度面对;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杀死母亲是不可能的。因此,心理素质是人类最基本的素质,对其他素质起着母体孕育的作用。教育能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取决于它能否促进人们的身心发展。“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因为心理是人脑的功能,身体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同样,身体的发展也应受到理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人类心理的发展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发展,如感觉、感知、记忆、思维的发展;二是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学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教育学》第四章,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概念,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可以定义为满足生活中遇到的变化和问题的能力。”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如果学生心理素质好,对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将大有裨益。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目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用脑、学习各种记忆方法、如何控制情绪等心理教育。

二是以现行小学健康教育为辅,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健康教育。比如第四卷《健康教育》中的《什么是健康》、《爱集体》、第六卷中的《尊重他人》、《爱好》都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内容。比如上《爱集体》课的时候,我先告诉学生,爱集体是一种美德,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然后让学生观察插图,讨论哪些行为是爱集体的表现。经过仔细观察和讨论,学生们争先回答:“积极参与六一防不健康心理发生。针对三年级学生秘密说别人坏话的现象,明确告诉他们说别人坏话会影响团结,争吵,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惯,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时指出,不仅要尊重老师,还要尊重同学和他人。通过这门课,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如何尊重他人,并表示愿意成为一个尊重他人的好学生。此后,班上说别人坏话等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几乎不再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工作。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