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

1引言

自班级教学制度形成以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高校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教育界及相关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教学诊断和改进需要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和行动,旨在解决教学实践中真正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自2015年6月起,教育部正式决定在全国高职院校逐步推进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这意味着教学诊断和改进将成为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机制之一。课堂教学质量对最终教育质量有最直接的影响,课堂教学诊断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关注[1]。

2.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体系建设不完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工作实践总结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2.1.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不一致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存在诸多差异,许多专业的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课程,不太注重实践教学,直接导致许多学生虽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技能明显不足,显然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此外,许多专业课程内容非常无聊,教师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填鸭式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不高,教学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及时诊断和改进课堂教学。

2.2课堂教学组织环节

如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不注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行为使得高职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低下,必然要提高。

2.3教材选择不合理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仍相对落后,大部分教材不属于近三年出版的规划教材,教学内容严重不合理,远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教材内容未根据时代发展及时更新,自然不能培养专业人才。

2.4.教师教学素养低,教学设施设备不足

一些在职教师根本不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自然也不能承担培养当代社会新技术人才的责任,教学质量严重令人担忧。在教学设施设备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或实验室,少数有培训基地或实验室的高校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差距较大,教学应用不够明确。

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诊断内容

3.1.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诊断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提前准备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信息时代,教学工具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师应抓住机遇,努力学习PPT,微课,MOOC,视频、二维码等先进的教学工具。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准备阶段学准备阶段积极做相应的准备,而不是盲目地等待老师上课。例如,学生可以提前准备课堂工具、笔记本、笔、书等。在教学前,学生还应做好预览工作,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2.教学诊断在教学实施阶段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使用各种工具和手段,使学生的思维和行动高度集中在学习上。在教师的指导和指导下,开展高效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人数,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教学内容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的基本逻辑。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逻辑是否符合教学的基本逻辑。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逻辑是否符合学习的基本逻辑。

3.3.教学评价阶段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完成。教师和学生还应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技术实践、技能效果等。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医院评价三个维度。教学评价是学习过程中各环节或单位效学习的确认环节,确认教学效果[2]。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还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即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这种教学诊断可以引导教师更好地遵守5S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自我修养。

3.4课程结构的诊断

从课程结构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理论学习不能与实践应用有效地零距离结合,进入工作岗位自然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上。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整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形成人才培养课程结构的立体体系,为人才培养方向提供有力保障。

3.5教师结构的诊断

目前,许多在职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刚刚加入职业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他们的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而老教师很可能因为教学疲劳而放松。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高超的实践能力。然而,许多教师没有机会深入企业学习和实践,自然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企业生产实践能力为立足点,注重专业理论和教学方法、道德和教师作风。

3.6教材结构的诊断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总体上符合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但仍存在教材选择、错误率、教师完全依赖教材等诸多问题。以2017年汽车专业教材为例,学生使用的教材仍为2009年版的汽车商务英语教材,新兴电动汽车结构和网络营销内容涉及较少,自然难以满足企业对相关岗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应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教师不仅要有教材,还要提前准备好几本参考书,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查阅最新教材,弥补教材中的不足[3]。

3.7教学场所的诊断

大多数高职院校依靠学校的力量开设教学场所,而大多数高校仍以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一体化教室、企业经营环境、模拟真实培训室等非营利性普通教室为主,其中能增加学生知识和就业意识的企业经营环境教室较少。因此,高校需要开设更多有利于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就业意识的教学场所,提高企业经营环境的利用率。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整理了以下课堂教学诊断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意见。

4结语

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因此,必须重视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虽然各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不同,但本研究提出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诊断内容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还应建立新的课堂诊断,把完善制度、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