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法
为了使小学语文的合作学习尽可能有效,小学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理念、分组方法、学习方法等角度出发。具体方法如下。
(1)更新观念
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的主要地位,并要求将课堂发言权归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并不重要,也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应该少说为好。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的理念。小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合作学习虽然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学习,但这种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穿针引线”,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是必要和重要的,这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明确的新概念。
(2)合理分组
一般来说,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即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完成一些教学任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分组是每个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性别、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进行合理的分组。例如,每组男女学生的比例应为1∶1.小组一半是男的,一半是女的;或者小组之间的男女比例是一样的。第一组有三个女孩,所以其他小组也尽量安排三个女孩。另一个例子是,每个小组都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暂时落后的学习能力;有活泼好动的,也有安静的。总之,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基本相同,便于教学任务的开展。
此外,在每个合作小组中都要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小组成员真正参与合作学习,而不是为了分组而分组,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成为小组间聊天的借口
(3)多种方式结合
问题式、表演式和讨论式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三种方式。
1.问题类型。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将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小组、小组或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互动。可以是老师问,学生回答;也可以是学生问,老师回答;也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互相问,互相回答。它可以是一个困难的答案,也可以是一个回答竞赛,打破传统教师盲目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表演。这种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角色朗读课文,或者根据所学知识改编故事,然后“自导自演”,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
3.讨论式。这是最常用的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将学生分成几组,讨论某一内容,然后与其他小组交流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铀伎嫉妒南方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归纳能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集思广益,经常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4)应用于多方面
合作学习可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的主要任务是预览,做好新教学的“热身”。在课前预览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组,默读课文,讨论新课程学习什么新单词,文本中的角色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对讨论学习感兴趣。很明显,汉语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应用于生活的交流工具。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阅读和轮流阅读,不仅可以相互敦促,而且可以让学生多说话,提高学生的汉语阅读水平。
课后,你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批改作业。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加深对生词和生词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