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职称论文网!
教育论文

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1、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注意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不仅是笔算、估算和简单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首先,掌握方法。例如:使用数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使用十种方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减法,想加法;转化为十位数加减一位数;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将两位数加减十位数转化为一位数减一位数;先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转化为两位数加减十位数,再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乘法公式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法进行口算;在四种混合操作中,教学生一些操作技巧,不断提高口算能力。


其次,设定目标课堂练习。每节数学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形式改变了多种练习。


二、一举两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加强估算可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逐步渗透计算教学中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发展“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上的偏差,重新思考和计算,从而防止和减少错误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在计算39时×486点,可以让学生大致说说积累是多少,这样才能知道积累的位数,不会出现大错误;简算3.74×9.8=?学生经常出现3.74×9.8=3.74×(9.8+0.2)错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估算,3.74×9.8两个因素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必须是三位小数,末位4×8=32,积累的最后一定是2,可见,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


三、为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建立强烈的学习信心,要求学生仔细计算,冷静分析,逐步计算;在课堂上,让后进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课外应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缺失,加强个别指导,逐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多表扬、鼓励,努力使学生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自由运用计算规则和规律,这样才能在指导时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同时,训练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很难取得成效。在计算教学中,要不断思考和探索,不仅要为了计算而计算,还要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现实生活和情感态度相结合,避免计算的单一性和枯燥性。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原则,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那么,我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


热门期刊